• 38.75 KB
  • 2021-12-10 发布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梯形 北京版 (2)

  • 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课题 梯形的认识 授课时间 ‎2019/11/11‎ 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应注重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简单几何形体和平面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及变换;注重通过观察物体、认识方向、制作模型、设计图案等活动,发展学生空间观念,使学生从感性认识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高度。‎ 教学背景分析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等平面图形的本质特征和平行及平行线间的距离等有关内容,为本课教学作好了一定的知识、技能准备。梯形虽然是学生初次接触的图形,但在生活实际中,学生已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只是很难准确的抽象出它的本质属性,另外对于梯形高的概念的理解和作法上存在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分类、比较、操作等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理解掌握梯形的本质特征及梯形各部分名称。‎ ‎2、培养学生的观察、归纳概括、动手操作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通过动手操作、讨论、归纳等活动,对知识进行建构,理解掌握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使其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点 掌握梯形的特征及各部分名称。‎ 教学难点 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任意四边形、不规则图形的纸,练习小篇等。‎ 教学方法 观察、分类、比较、操作、讨论交流、讲授、自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引入新课 ‎ 1.复习旧知。‎ ‎ 教师:回忆一下,我们都学过那些平面图形?‎ ‎(1)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2)我们是从几方面进行研究的?‎ ‎(3)研究时采用了什么方法?‎ ‎2.引入课题。‎ ‎ 教师:梯形有什么特点?和我们前面认识过的四边形相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梯形的认识。‎ ‎ 【设计意图】通过问题情境的设置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中,在比较中既能激发起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同时也有意识地渗透了梯形与其他四边形之间的关系,为整体建构四边形知识网络,理解四边形之间的关系做了铺垫。‎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 ‎1.认识梯形的特征。‎ ‎(1)感知梯形。‎ ‎①你在生活中见过梯形吗?让学生先说一说。‎ ‎②老师也搜集了一些实物图片,找一找哪儿有梯形?‎ 课件出示后随着学生的回答逐步隐去情境图,抽象出梯形几何图形。‎ ‎(2)探究梯形的特征。‎ ‎①刚才我们在生活中找到了这么多的梯形,梯形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个问题。‎ ‎②出示准备好的小练习。‎ 要求:根据第一组图独立研究梯形有哪些共同特征?根据你们的发现找出第二组图中具备上述特征的图形。‎ 第一组:‎ ‎ ‎ 第二组:‎ ‎③学生独立研究探讨。‎ ‎④汇报交流:‎ 教师:你发现梯形有哪些共同的特征?与学生一同归纳并板书。‎ 预设:是四边形,只有一组对边平行。‎ 教师:哪些图形不具备这样的特征?为什么?‎ 预设:第二组中的第3个和第5个图形不具备梯形的特征,第3个图形没有一组对比平行,第5个图形不是四边形。‎ ‎⑤归纳总结梯形的概念。‎ 教师:看来同学们对梯形的认识很深刻,你能用一句比较简练的语言说一说什么是梯形吗?‎ 学生: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画梯形 ‎(1)教师给定一条边,学生继续完成。‎ ‎(2)交流展示。‎ ‎【设计意图】梯形是生活中常见的图形,而且也有着广泛的应用。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梯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感知,而在前面的学习过程中,学生也具备了一定的认识图形的基本方法。本教学环节给学生创设充分的学习时间和空间,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学习、认识图形的方法自己独立探索、发现梯形的基本特征。这一过程不仅培养了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3.认识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1)自学梯形的各部分名称。‎ ‎(2)介绍梯形的底和腰。‎ 教师:你知道四条边在梯形中叫什么吗?‎ 学生:平行的一组对边分别叫梯形的上底和下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叫梯形的腰。‎ ‎(3)介绍梯形的高。‎ 教师:什么是梯形的高?‎ 学生:从上底的一个点出发向下底作一条垂线,这条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 教师:梯形有多少条高?‎ 学生:梯形的高有无数条,只要夹在两条平行线之间,也就是两底之间的垂线段,都是梯形的高。‎ ‎【设计意图】在这几个环节的教学中,教师既要充分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利用所学旧知识解决新问题,同时又要通过关键处的设问有意识地促进知识内化,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系统性和逻辑性,促进知识的动态生成。‎ ‎(三)内化理解,沟通联系 教师:刚才我们对梯形有了一个完整的、全面的认识。现在我们轻松一下,做个游戏,猜一猜。‎ ‎1.沟通联系。‎ ‎(1)它是一个四边形,它可能是?‎ ‎(2)它的两组对边分别平行。‎ ‎(3)临边互相垂直。‎ ‎(4)不仅垂直还相等。‎ ‎2、用韦恩图试着表示它们的关系。‎ ‎(1)学生尝试画 ‎(2)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逐步完善关系图。‎ ‎【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让学生进一步感知梯形与我们已经学习过的四边形之间的异同。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不断加深学生对所学四边形的整体认识,为学生梳理四边形的关系,突破教学难点打下基础。‎ ‎(四)回顾反思,拓展延伸 ‎1.回顾反思:本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2.知识延伸:我们已经知道,在生活中有许多地方都会用到我们今天学到的梯形。现在老师提供给你两个这样的梯形,发挥你的聪明才智和创造性,设计一件产品,来装点我们的生活吧。‎ ‎【设计意图】通过师生共同回顾反思,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能有系统、整体的认识,同时教师适时地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和应用意识。‎ 板书设计 上底 梯形的认识 高 只有一组对边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 ‎ 腰 ‎ ‎ 下底 ‎ 教学反思(1000字左右)‎ 梯形的认识是在学生掌握了平行四边形特征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梯形虽是学生初次接触,但学生对梯形有其一定的感性认识。教学中我以学生的现有认知水平为起点,这也是《数学课程标准》下所倡导的数学学习要以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实际水平为基础。而把教学的主要目标放在培养学生空间观念和想象能力这一位置上。在学习的过程中着重让学生观察、比较、感受、体悟。并抓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这一特征,试图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动手、动脑、动口去抽象并理解梯形的特征及感受到梯形这一图形的奥妙。‎ ‎1、复习导入——关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 上课伊始,我让学生们回忆以前都学过那些平面图形? 它们各自有什么特征? 我们是从哪几方面进行研究的?研究时采用了什么方法?这个环节,不但是对学生以往所学的一个复习巩固,同时是对探究新知的一个铺垫,利用所学旧知识解决新问题,而且最为突出的一点是对以往经验的唤醒,从思想方法上为学生探究新知提供了帮助。‎ ‎2、操作、想像──培养空间观念与创新精神 ‎《数学新课程标准》:“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于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几何图形的直观形象为学生进行自主的探索创新活动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在这节课中,我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认识梯形的特征环节,让他们根据研究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经验,通过猜一猜,量一量,折一折等方法来探究梯形的特征。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培养创造能力。在梳理所学图形之间关系的环节,我先以游戏的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内化理解,沟通联系,分散难点,然后让学生试着画出韦恩图,给了学生充分想象的空间,发挥了他们的创造力,由于学生被以往的经验影响,总是认为必须谁包括谁。最后经过同学老师间的辩论交流才能认识到它们的关系。这一知识本身是本节课的难点,学生通过这个环节也认识到我们学习中,在遵循以往经验的同时,也必须敢于打破定势,敢于创新,最终学到真知。‎ ‎3、学习梯形的各部分名称——培养自学能力 老师的教学不应该只是向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教给他们独立获取知识信息,并自觉地进行顺应、同化,把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的能力。因此,在学习梯形的各部分名称时,我发动学生自学,结果表明学生在自学中不仅牢固的掌握知识,而且容易与解决实际问题相联系并形成能力。在教学中要有意识的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本节课也存在一些遗憾,比如在学生探究完梯形特征后,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交流时,学生汇报有一组对边平行,应该追问你怎么知道的?让学生把验证平行的方法展示出来,这是备课前预设的但上课时忘记了;还有学生自主探究后,我巡视采样的过程中,发现学生均关注到了角的问题,有人认为梯形有两个锐角,两个钝角,有人认为有一个锐角一个钝角等,这是我课前所没有想到的,在汇报环节,学生均比较关注角的问题,这时我该怎么引导,如果展开讨论肯定要费一段时间,使本课完不成任务,显得不完整,而且会不会显得有些偏离主题,再有改如何否定他们的说法呢?当时我也没有想好,于是仓促处理,一带而过了。课后我想如果有人认为梯形有两个锐角,两个钝角,可以用一个直角梯形予以否定,有人认为只要有一个锐角一个钝角时,教师提供一个一般四边形来引起冲突,进而否定该想法。‎ 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数学教学中,我会更加努力,踏实教学,积累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