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4.50 KB
- 2022-02-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思明区“新基础教育”研究教学设计
学校
设计者
授课日期
章节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P49-51。
年级
六年级
学科
数学
课题
《比的应用》
课型
解决问题
教学
目标
1.能在实例的分析中理解按比分配的实际意义。
2.初步掌握按比分配的解题方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3.通过贴近学生生活的实例学习,在观察、研讨、交流中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学习和活动的乐趣。
重点
难点
重点:理解按比分配的意义,能运用比的意义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难点:自主探索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的策略,能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解决按比分配的实际问题。
教材
分析
“比的应用”实际就是我们所熟知的“按比分配”知识,在小学数学中,“比的应用”主要有两个内容,即“比例尺”和“按比分配”,比例尺与比例的知识属于六年级下册内容,按“比例分配”是学习下册内容的一个重要知识基础。所谓“按比分配”就是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进行分配。它是旧知识“平均分”问题的一个发展,我们习惯把按“1: 1”分,称为平均分;把按“X:Y”这种称为按比分配,显然,平均分是按比分配的特例。按比分配问题两种不同解法:一是把“比”看作分得的份数,用先求出每一份的方法来解答;二是把比化为分数,用分数问题来解答。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本节课采用第一种方法来展开教学。
学情
分析
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尤与“平均分”的知识有一个特殊的联系与拓展,在学生此前接触的分东西问题上,主要以“平均分”为基础进行的,但此课很大一个切入点是让学生明白“不平均分”在生活也普遍存在着。在本课设计上,我主要是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情景与旧知,来帮助学生把“平均分”与“不平均分——按比例分”联系起来,相信学生理解起来并不会很困难,在此基础上再利用情景让学生学习“按比例分”过程中体会数学的魅力与数学美。
教学
策略
长程两段教学策略
教学
资源
多媒体课件、导学单
教学
媒体
课件,实物展台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和
活动目标
生活链接
需求激发
谈话:学校买来一些橘子,想要分给五(1)班和五(2)班,1班50人,2班50人,可以怎么分?
考虑:如果1班有50人,2班有40
平均分,也就是按班级平均分成2份
按人数分
借助不同情境的对比,体验平均分和不能平均分的生活事实。感受
人,如果还按班级分合理吗?你觉得应用按什么分比较合理?
归纳总结:比在实际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比的应用。(板书课题)
按一定的比进行分配的必要性,从而走进本节课的学习。
有向开放
自主探究
出示问题一:一张格子纸,红色方格和黄色方格的比是5:3。
分析:由这个比,你知道了什么信息?
画线段图:红:
黄:
明确:这里存在四个量,一个是红格子的量,一个是黄格子的量,还可以知道总量和相差量。
一放:要求红色格子有几个,可以补充什么条件呢?有几种补法?
一收:从总数处理起
思考:红黄格子总数如果是10格,可以计算红格子数吗?
明确:总数和总份数要有“整数倍”关系。
二放:要求红格子有几格?除了补总量,还可以补充什么条件呢?
呈现资源:
①补充部分量
②补充相差量
追问:这里填的数据必须是几的倍数?
尝试研究已知格子总数,求红格子数的情况。
1.结合自己补充的题目,动笔算一算。
2.聚焦:虽然补充的数据不同,但在解题方法时,有什么相同点?
3.快速列式:(1)黄色格子有几格的情况
(2)黄色格子和红色格子相差几格的情况
(结合线段图解释)
自主研究已知部分求部分、已知相差求部分的两种情况
学习要求:
1. 请结合条件和问题,画出线段图。
2. 结合线段图,分析解答。
3. 对计算结果进行检验。
交流汇报:
关注检验方法
思考当一份数已知,除了知道红色格子数有几格?还可以知道什么量呢?
汇报:
红色格子有这样的5份,黄色格子有这样的3份,一共有8份,相差2份。
独立思考,尝试补充条件并解决问题。
动笔尝试,注意关注数据的特点。
小组讨论补充的数据要符合什么条件?理由是什么。
尝试动笔计算并检验。
先求一份是多少,再求几份
独立解答并检验
通过开放式的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思考,打开思维,引导学生从总量、部分量、相差量多角度入手补充条件,并思考数据应具备的特点,把握三种题目中补充条件和数据虽各不相同,但在解决方法上的相同点,沟通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方法建构:回顾这三种题目,补充的条件和数据各不相同,但在解决方法上有相同点?
追问:同样是求1份数时,为什么有时候除以5,有时候除以3,有时候又除以2呢?
二收:已知的量要和份数相对应
总数÷总份数=每份数
部分数÷部分的份数=每份数
相差数÷相差的份数=每份数
三放:出示问题二:如果已知红黄蓝格子数的比是5:3:2,可以补充什么条件?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补充条件并解答。
三收:可以从哪些角度补充条件?可以怎样解决这类问题?
选择不同角度补条件并解决,再以四人小组为单位交流各自的方法,并互相检验。
生活应用
拓展提升
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42厘米,长和宽比是4:3,长和宽各是多长?
2.课件呈现生活中的各种情境。
这些事例中按什么样的比分配更合理?
独立解决问题
人人检验纠错
讨论确定按什么比分配更合理。
拓展性变式练习,避免定势思维,关注对应关系,养成解决问题后检验的好习惯。
感受按比分配的合理性,感受比在生活中应用。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 百分数的认2022-02-105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2 比例的意义2022-02-104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圆的认识-人2022-02-105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可能性的大小2022-02-105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第5单元 3 2022-02-104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解决问题 北京2022-02-106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3单元 1 2022-02-107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圆的认识 ︳青2022-02-104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 百分数的认2022-02-106页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1 圆2022-02-10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