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86.50 KB
  • 2022-02-11 发布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中华经典素读范本第33课-人教部编版(共18张PPT)

  • 18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中华经典素读范本》 六年级下册 第 33 课 内容一 六国论(上) 内容二 幽 梦影 (节选) 内容一 六 国论(上) 温故揭题 用陈琴歌诀乐读法背诵 《 谏逐客书(下) 》 。 尝试初读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思厥 ( jué )先 祖父 , 暴( pù )霜露 , 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分步练读 · 文白对读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 翻译: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坏就坏在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削弱了自己的力量,从而走向灭亡。有人问:六国一个接一个地灭亡,难道全都是因为贿赂秦国吗?回答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有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原因是不贿赂秦国的国家失掉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独自保全。所以说:坏就坏在贿赂秦国。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 。 翻译:秦国除了发动战争夺取土地以外,还受到诸侯的贿赂,小则获得邑镇,大则获得城池。秦国受贿赂所得的土地,与战胜别国所得的土地相比,前者实际多出百倍。六国诸侯贿赂秦国所丧失的土地,与战败所丧失的土地相比,实际也要多百倍。那么秦国最想要的,与六国诸侯最担心的,本来就不在于战争。 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 。 翻译: 想到 那些诸侯的先祖,冒着寒霜雨露,披荆斩棘,才有了那么一点土地。子孙对那些土地却不很爱惜,拿来送给别人,就像扔掉小草一样。今天割掉五座城,明天割掉十座城,然后换得一夜安稳觉。第二天起床一看四周边境,秦国的军队又来了 。 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 翻译: 然而诸侯的土地有限,强秦的欲望却永远不会满足,诸侯送给他的越多,他侵犯得就越急迫。所以用不着打仗,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就已经很显然了。以致最终覆灭 , 道理上本该如此。古人说:“用土地来侍奉秦国,就好像抱柴救火,柴不烧完,火就不会灭。”这话说得很正确。 · 素解文意 中国历史上的东周被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战国时,齐、楚、秦、燕、韩、赵、魏七个国家连年争战。秦国经过历代国君的变法图强,如秦孝公用商鞅进行一系列变法、秦昭襄王用范雎的“远交近攻”等策略,最终依次吞并了韩、赵、魏、楚、燕、齐六国,统一了天下 。 第一段“赂” 字出现了六次,作者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指出六国灭亡的原因在于“赂秦”,并指出“不赂者以赂者丧”,为下文的雄辩定下基调 。 链接 : 《 大器晚成苏老泉 》 抱薪救火,意思是用柴草去灭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消除灾祸,结果反而使灾祸扩大。 第二段中,作者 回顾了六国的祖辈们创业维艰,而他们的后代却只顾眼前的短暂和平,轻易地将祖宗基业让给虎狼之秦的历史 事实。 链接 : 《 绥靖主义 》 多形式熟读文本 熟读成诵 ·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 镂空记忆背诵 本课总结 内容二 幽 梦影(节选) 温故揭题 这节课我们 要学习的内容选自清代张潮的 《 幽梦影 》 。 《 幽梦影 》 和 《 围炉夜话 》《 小窗幽记 》 等著作一样,都采用简洁的语言形式,表现作者的哲理思考或生活 情趣。 尝试初读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有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着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春 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 欸 (ǎi) 乃 声,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 谇 ( suì ), 真不若耳聋也 。 分步练读 · 文白对读 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浅深,为所得之浅深耳。 翻译:小时候读书,像在缝隙中窥视月亮;中年时读书,像在院子中望着月亮;老年时读书,则像在高台上赏月。这是因为随着人的经历由浅入深,读书所得的感受也随之逐渐变深。 有 工夫读书,谓之福;有力量济人,谓之福;有学问着述,谓之福;无是非到耳,谓之福;有多闻、直、谅之友,谓之福。 翻译: 有时间读书,就是有福之人;有余力帮助别人,就是有福之人;有学识能写作,就是有福之人;无人在自己面前议论他人是非,就是有福之人;能交到博学多闻、正直、诚信的朋友,就是有福的人。 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 听欸乃声 ,方不虚生此耳。若恶少斥辱,悍妻诟谇,真不若耳聋也 。 翻译: 春天听着鸟儿叫,夏天听着蝉鸣,秋天听着草虫声,冬天听着下雪声。白天听着下棋声,晚上听着吹箫声,在山里听松树摇动的声音,在水边听荡舟人摇橹的声音,才不白费这双耳朵。如果听到恶霸少年的羞辱呵斥,或泼妇老婆的辱骂,还不如耳朵聋了呢。 · 素解文意 第一段 写了作者对读书的感悟。从少年到中年,再到老年,是人由青涩到成熟的过程,也是人的经历和阅历日渐积累的过程。读书是贯穿人的一生的活动,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人的处世态度会逐渐成熟,对于读书的感悟也自然会有所不同 。 古人 对读书非常重视。魏文帝曹丕曾说:“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说明了经史文章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永远不会过时。 《 礼记 · 文王世子 》 有言:“秋学礼,执礼者诏之;冬读书,典书者诏之。”这是说人们应在秋季学习礼仪,在冬季读书学习 。 作者列举了生活中美好的声音:鸟声、蝉声、虫声、雪声、棋声、箫声、松声、欸乃声;不美好的声音:恶少斥辱、悍妻诟谇。 链接: 《 益者三友 》 积累有关读书的诗词名句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 杜甫 《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 》 古人己用三冬足,年少今开万卷余。 —— 杜甫 《 柏学士茅屋 》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 颜真卿 《 劝学 》 多形式熟读文本 熟读成诵 · 陈琴歌诀乐读法再读 · 镂空记忆背诵 本课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