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32.57 KB
- 2021-06-07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父母
与孩子之间的爱
埃里希
·
弗洛姆
基础知识积累
一、读准字音
(
一
)
单音字
(1)
罪
孽
(
niè
)
(
2)
藩
篱
(
fān
)
(3)
归根结
蒂
(
dì
)
(4)
咄
咄逼人
(
duō
)
(5)
诞
生
(
dàn
)
(6)
幼
稚
(
zhì
)
(7)
休
戚
相关
(
qī
)
(8)
辜
负
(
ɡū
)
(9)
惩
罚
(
chénɡ
)
(10)
赢
得
(
yínɡ
)
(11)
惶
恐不安
(
huánɡ
) (12)
履
行
(
lǚ
)
(
二
)
词语解释
1
.词义理解
(1)
孤立无援: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2)
节外生枝:比喻在问题之外又岔出了新的问题。
(3)
归根结蒂:归结到根本上。
(4)
不足为奇:不值得奇怪,指事物、现象等很平常。
(5)
休戚相关:忧喜、福祸彼此相关联。形容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6)
惶恐不安:内心害怕,十分不安。
(7)
咄咄逼人: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
以独特敏锐的视角,揭示了父爱与母爱的本质区别及对孩子的影响,以及孩子应在人生中如何对待父爱与母爱。最后点明一个人应该综合父亲与母亲的良知,达到灵魂的健康与成熟。
课文主旨
脉络梳理
一、阅读课文
1
~
3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
一
)
梳理行文脉络
婴儿:自恋→童年:被爱、有爱
(
爱在不同时期的发展及表现
)
文本分析
提示:
①用假设的语气表现婴儿出生时的情况。②这种虚拟的语气表现了作者在使用语言中的严谨性。③语句用“仁慈”修饰“命运”,为下文母爱作铺垫。
(
二
)
解读文本精要
1
.
“
如果不是一个仁慈的命运在保护婴儿,不让他感觉到离开母体的恐惧的话,那么在诞生的一刹那,婴儿就会感到极度的恐惧
”
,这句话有什么作用?
提示
:
在作者看来,爱自己的价值,在自我中是不能实现的,只有在他人和社会的存在中才能实现。
2.
第
3
自然段,文中
“
我爱,因为我被人爱
”“
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
”“
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
,这些词语的不同组合、句子的不同样式在这里竟产生了别样的艺术力量。请仔细品味,认真揣摩,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
二、阅读课文
4
~
8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
一
)
梳理行文脉络
父爱的本质
——
有条件的爱
母爱的本质
——
无条件的爱
提示
:
因为
也有一些特殊的情况,母亲爱孩子,是因为孩子给他以慰藉和希望,“满足了她的什么特殊的愿望,符合她的想象”。作者这样写体现了论述的严密性。
(
二
)
解读文本精要
3
.第
5
自然段,作者为什么要在括号里特别说明
“
理想典型
”
这一点?
提示:
过渡。在这之前一直是谈母子之间休戚相关的重要性,
8
~
10
岁之后,父爱应变得重要了,这一句主要是完成这个过渡,文章开始转入谈父爱与母爱的区别。
4
.第
5
自然段开头一句话的作用是什么?
三、阅读课文
9
~
10
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
(
一
)
梳理行文脉络
脱离
父母
——
母亲的依赖、父亲的权威
——
灵魂
健康
成熟
提示:
“母亲的良知”和“父亲的良知”是一个成熟的人应具备的做人的两种素质。
①“母亲的良知”就是“对别人的仁爱
之心”即
通常所说的“人应关爱他人,善待他人”
;
②
“父亲的良知”就是“对问题的理性的判断力”,即在适应社会的过程中有正确判断是非的愿望和
技巧
。作者认为,这二者缺一不可,也不能偏废,否则,走向一面,既危害自己,也危害社会。
(
二
)
解读文本精要
5
.你如何理解
“
母亲的良知
”
和
“
父亲的良知
”
?
提示:
阶段
情感变化特征
刚出生阶段
无爱的意识
8
岁以下
有被爱的意识
8
~
10
岁
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四、阅读全文,回答下面问题。
6
.题目包括
“
父亲
”“
母亲
”“
孩子
”
三者的爱,文章中
“
孩子的爱
”
是怎样的?
阶段
情感变化特征
少年时期
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予比得到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
成熟时期
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
孩子的爱可以概括为:无爱
——
被爱
——
有爱
——
创造爱
1
.术语的运用和专家观点的引用
这
是一篇学术论文,因此文章中用了一部分学术用语。如“自恋阶段”“理想典型”,引用了同科目的其他专家的观点,如弗洛伊德、马克斯
·
韦伯等,作者引用的这些观点,都能加强文章的可读性,通过与其他专家观点的比较,也可以突出自己的观点,更好地增强自己文章的可读性、可信性。
写法简析
2
.“总
—
分”结构方式的运用
如第
8
、
9
自然段都是采用先总说再分说的方法,即开头第一句都是本段的中心句,后面再加以详细的阐述。
3
.对比手法的运用
第
5
自然段作者主要讲母爱的性质,而第
7
、
8
自然段则主要阐明父爱的性质及其重要意义,这两相比较使母爱和父爱的特征更加明晰,在读者心中也更加深刻。
4
.过渡句自然、巧妙地运用
有不少句子在内容上起到了过渡作用,在结构上承上启下,上下文衔接自然。
如第
5
自然段第一句:“为了理解这种变化,必须了解母爱和父爱性质上的根本区别。”
第
6
自然段第一句:“同父亲的关系则完全不同。母亲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第
7
自然段第一句:“同父亲作用紧密相关的是另一个同社会经济发展有关的作用。”
过渡
,是指段与段之间的衔接。一篇文章在段与段之间的内容跳跃性很大,如果用一两句话过渡,文章的思路就会很顺畅。同时也要注意过渡的内容不能太多,多了反而显得烦琐。
《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
》
一文中巧妙设置过渡句,达到了结构紧凑、层次分明的效果。那么,在写作中如何进行过渡呢?
技法指导
过渡在写作中的运用
1
.学会词语过渡
什么是过渡词语?当文章的层次、段落之间意思的转换,并不复杂时,一般用一个词、一个短语来过渡。词语过渡及句子过渡,统称“语句衔接”。语句衔接,是文章过渡的一种方法,是文章层次或段落之间的衔接转换。语句衔接在上下文中起桥梁作用,使前后相关的两层意思或段落,上下连贯,承上启下。在写作时,重视语句衔接,可使文章完整、紧凑、自然、流畅。过渡
词语常用的过渡词有连词:因为、所以、因此等;副词:不过、固然等;方位词:以上、以下、此外等;序数词:首先、其次,第一、第二,一、二、三等;过渡短语:综上所述、由此可见、这样看来、总而言之等。
2
.学会用句子过渡
在时间、场面、议论的重点等有大的转换时,在各大层次之间进行转换时,在叙、议之间互相转换时,往往用过渡句
(
或过渡段
)
过渡。有时,也用空行来表示。
根据过渡句所在的位置,有三种过渡方法:
(1)
过渡句置于段首:用下段首句过渡,起挈领下文的作用,称为“启下过渡”
。
(2)
过渡句置于段末:用上段句尾过渡,过渡句放在段末,起小结前文,引出新意的作用,可称为“承上过渡”。
(3)
过渡句置于段中:用段中句子过渡。
3
.学会用段落过渡
用段落过渡,既承上,又启下。段落过渡法,能使相邻的两层意思和段落,上下贯通,前后衔接,浑然一体。内容转移、跨度较大,或倒叙与顺叙相转接的地方,一般需要段落过渡。用作过渡的独立段,可以是一句,也可以是几句话。
另外,特殊形式的过渡有自然过渡、空行过渡、小标题过渡、顶针过渡、逆接过渡、两次过渡等。
相关文档
-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021-06-077页
- 语文新课标人教版必修4 3-9《父母2021-06-074页
-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021-06-0726页
-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021-06-0723页
-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021-06-0731页
- 人教版必修四课时跟踪训练(11)父母与2021-06-0711页
- 高中语文精品课件3-9《父母与孩子2021-06-0737页
-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021-06-076页
- 新人教必修4精品教案(9父母与孩子之2021-06-068页
- 高中语文第9课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2021-06-06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