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6 MB
- 2021-06-10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第
3
讲 充分条件与必要条件
课标要求
考情风向标
理解必要条件、充分
条件与充要条件的
意义,会分析四种命
题的相互关系
.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以其独特的表达形式
成为高考命题的亮点
.
常以选择题、填空题
的形式出现,作为一个重要载体,考查的
数学知识面很广,几乎涉及数学知识的各
个方面
充要关系
的判定
若
p
⇒
q
p
是
q
的充分条
件
q
是
p
的必要条
件
若
p
⇔
q
p
是
q
的充要条
件
q
也是
p
的充要条件
定义法
等价法
(
利用逆否命题
)
集合法
(
利用子集、真子集关系
)
1.
“
x
=
1
”
是
“
x
2
-
2
x
+
1
=
0
”
的
(
)
A
A.
充要条件
C.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2017
年北京
)
设
m
,
n
为
非零向量,则“存在负数
λ
,使
)
得
m
=
λ
n
”
是“
m·n
<0”
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
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A
3.
(2019
年上海
)
已知
a
,
b
∈
R
,则
“
a
2
>
b
2
”
是
“
|
a
|>|
b
|
”
的
(
)
A.
充分非必要条件
B.
必要非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C
D.既非充分又非必要条件
解析:
∵
a
2
>
b
2
⇔
|
a
|
2
>|
b
|
2
,得
“
|
a
|>|
b
|
”
,
∴
“
a
2
>
b
2
”是“
|
a
|>|
b
|
”
的充要条件,故选
C.
4.
设
x
>0
,
y
∈
R
,则“
x
>
y
”
是“
x
>|
y
|”
的
(
)
C
A.充要条件
B.充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3>-4,3<|-4|,∴
充分
性不成立;
x
>|
y
|
≥
y
⇒
x
>
y
,必
要性成立.故选 C.
考点
1
利用定义法判断充要关系
例
1
:
(1)
(2018
年天津
)
设
x
∈
R
,则
“
x
3
>8
”是“
|
x
|>2
”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求解不等式
x
3
>8
可得
x
>2
,求解绝对值不等式
|
x
|>2
可得
x
>2
或
x
<
-
2
,据此可知:“
x
3
>8”
是“
|
x
|>2”
的充分而不
必要条件
.
故选
A.
答案:
A
(2)(2018
年北京
)
设
a
,
b
,
c
,
d
是非零实数,则“
ad
=
bc
”
是“
a
,
b
,
c
,
d
成等比数列”的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
ad
=
bc
”
不能推出“
a
,
b
,
c
,
d
成等比数列”,
如
1×8
=
4×2
,而
1,4,2,8
不是等比数列;若
a
,
b
,
c
,
d
成等
数列”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故选
B.
答案:
B
(3)(2019
年新课标
Ⅱ
)
设
α
,
β
为两个平面,则
α
∥
β
的充要条
件是
(
)
A.
α
内有
无数条直线与
β
平行
B.
α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β
平行
C.
α
,
β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
D.
α
,
β
垂直于同一平面
解析:
α
内有两条相交直线与
β
平行,则根据面面平行的判
定定理
α
∥
β
,显然
B
正确
.
答案:
B
(4)(2018
年广东肇庆统考
)
命题
p
:“
x
>
3”是“
x
≥
3”的充
分条件,命题
q
:
“
a
2
>
b
2
”是“
a
>
b
”
的必要条件,则
(
)
B.
p
∧
q
为真
D.
p
假
q
真
A.
p
∨
q
为假
C.
p
真
q
假
解析:
p
真
q
假,故选
C.
答案:
C
【
规律方法
】
充要条件的判断步骤:
①
确定条件是什么,结论是什么;
②
尝试从条件推结论,结论推条件;
③
确定条件与结论之间的关系
.
考点
2
利用等价法判断充要关系
例
2
:
(1)
给定两个命题
p
,
q
.
若
p
是
q
的必要不
充分条件,
则
p
是
q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
必要条件
解析:
若
p
是
q
的必要不
充分条件,则有
p
⇐
q
,其
逆
q
,故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
.
故选
A.
否命题为
p
⇒
答案:
A
(2)
王昌龄
《
从军行
》
中两句诗为“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
楼兰终不还”,其中后一句中“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
(
)
A.
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B.
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
解析:
“不破楼兰终不还”的逆否命题为:“若返回家乡
则攻破楼兰”,
∴“
攻破楼兰”是“返回家乡”的必要条件
.
答案:
B
【
规律方法
】
对于带有否定性的命题或比较难判断的命题,
除借助集合思想把抽象、复杂的问题形象化、直观化外,还可
利用原命题和逆否命题、逆命题和否命题的等价性,转化为判
断所求命题的等价命题
.
考点
3
利用集合法判断充要关系
例
3
:
(1)
(2019
年天津
)
设
x
∈
R
,则
“
x
2
-
5
x
<0
”
是
“
|
x
-
1|
<1”
的
(
)
A.
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
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
解析:
解不等式
x
2
-
5
x
<0
,得
0<
x
<5.
解不等式|
x
-1|<1,得 0<
x
<2.
设集合
A
=
{
x
|0<
x
<5}
,
B
=
{
x
|0<
x
<2}
,
充分性:当
0<
x
<5
时,
0<
x
<2
不一定成立,故充分性不
成立;
必要性:
∵
B
⊂
A
,故必要性成立
.
综上,
“
x
2
-
5
x
<0
”
是
“
|
x
-
1|<1
”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
故选 B.
答案:
B
A.
必要不充分条件
B.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
要条件
解析:
画出可行域
(
如图
D3)
,可知命题
q
中不等式组表示
的平面区域
△
ABC
在命题
p
中不等式表示的圆盘内
.
故选
A.
图
D3
答案:
A
(3)(2017
年天津
)
设
x
∈
R
,
则“2-
x
≥
0”是“|
x
-1|
≤
1”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C.
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
2-
x
≥
0⇔
x
≤
2,|
x
-1|
≤
1⇔-1
≤
x
-1
≤
1⇔0
≤
x
≤
2,
显然[0,2]⊆(-∞,2],∴“2-
x
≥
0”是“|
x
-1|
≤
1”的必要而
不充分条件.故选 B.
答案:
B
【
规律方法
】
(1)
如果命题成立
与否与集合相关,此时常通
过集合的关系来判断条件的充分性、必要性
.
(2)
集合法:从集合观点看,建立与命题
p
,
q
相应的集合
.
p
:
A
=
{
x
|
p
(
x
)
成立
}
,
q
:
B
=
{
x
|
q
(
x
)
成立
}
,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
分条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若
A
B
,则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
条件,
q
是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若
A
=
B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
件;若
A
不包含于
B
,且
B
不包含于
A
,则
p
既不是
q
的充分
条件,也不是
q
的必要条件
.
思想与方法
⊙
利用分类讨论及转化与化归思想求参数的范围
p
是
q
的必要而不充分条件,求实数
m
的取值
(1)
若
范围;
(2)
若
p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是
q
,求实数
m
的取值范围
.
m
(
m
>0).
思维点拨:
(1)
与不等式解
集相关的两个命题间充分条件、
必要条件问题常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包含关系,从而列出关于参
数的不等式
(
组
)
求解
.
解:
p
:
A
={
x
|-2
≤
x
≤
10},
q
:
B
={
x
|1-
m
≤
x
≤
1+
m
}.
图
1-3-1
【
规律方法
】
充分条件、必要条件的应用,一般表现在参
数问题的求解上
.
解题时需注意:
(1)
把充分条件、必要条件或充要条件
转化为集合之间的关
系,然后根据集合之间的关系列出关于参数的不等式
(
或不等式
组
)
求解;
(2)
一定要注意端点值的取舍,处理不当容易出现漏解或增
解的现象;
(3)
注意区别以下两种不同说法:
①
p
是
q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指
p
⇒
q
但
q
②
p
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是
q
,是指
q
⇒
p
但
p
p
;
q
.
【
跟踪训练
】
p
是
q
的充
已知
p
:
|
x
-
a
|<4
;
q
:
(
x
-
2)(3
-
x
)>0
,若
分不必要条件,求
a
的取值范围
.
充分、必要条件的三种判断方法:
(1)
定义法:直接判断“若
p
则
q
”“
若
q
则
p
”
的真假
.
并
注意和图示相结合,例如“
p
⇒
q
”
为真,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
(2)
等价法:利用
p
⇒
q
与
q
⇒
p
,
q
⇒
p
与
p
⇒
q
,
p
⇔
q
与
q
⇔
p
的等价关系,对于条件或结论是否定式的命
题,一般运用等价法
.
(3)
集合法:若
A
⊆
B
,则
A
是
B
的充分条件或
B
是
A
的必
要条件;若
A
=
B
,则
A
是
B
的充要条件或
B
是
A
的充要条件
.
相关文档
- 2018《单元滚动检测卷》高考数学(理2021-06-1011页
- 高中数学:《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2021-06-108页
- 高中数学必修4教案:2_备课资料(1_1_22021-06-103页
- 【数学】2018届一轮复习人教A版专2021-06-1012页
- 2010年数学试题分类汇编四川卷2021-06-1019页
- 浙江省丽水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下2021-06-108页
- 吉林省舒兰市第一高级中学校2018-22021-06-1016页
- 2020-2021学年高一数学上册课时同2021-06-103页
- 2018-2019学年湖北省宜昌市部分示2021-06-108页
- 2017-2018学年沈阳铁路实验中学高2021-06-10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