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9 MB
  • 2021-08-26 发布

河北省衡水市冀州中学2021届高三上学期开学模拟考试(一)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27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河北冀州中学高三年级摸底考试一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 ‎1. 西周时,晋国史官为公族,孙伯餍籍氏一家独揽史官一职。晋献公时,异姓史官完全代替晋国公族史官,但异姓史官不能像公族史官那样参政、执政。材料中晋国史官的变化 A. 破坏了晋国政局的稳定局面 B. 源于民本思想的不断发展 C. 与人才选拔制度调整有关 D. 推动了井田制的逐渐瓦解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西周时的史官由孙伯餍籍氏一家独揽,到春秋时期的晋献公时,异姓史官完全代替晋国公族史官,这主要是因为春秋时期贵族政治开始瓦解,人才选拔的官僚政治开始出现所导致的,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官吏选拔未体现对晋国政局的稳定局面的破坏,故A项排除;民本思想同材料无关,故B项排除;井田制瓦解主要是因为铁犁、牛耕的使用导致的,同材料无关,故D项排除。故选C。‎ ‎2. 战国时期,“蛮夷猾(侵扰)夏”已不再是主要矛盾,人们已能用比较开放的心态来看待民族差异,进而至于客观地评价异族的文化,采取学习吸收、为我所用的正确态度。《荀子·王制》称:“通流财物粟米,无有滞留,使相归移也,四海之内若一家。”这说明了 A. 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 地缘政治逐渐被打破 C. 华夏认同观念的增强 D. 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 ‎【答案】C ‎【解析】‎ ‎【详解】战国时期,人们已能采取学习吸收、为我所用的正确态度对待异族文化,其中荀子提出“四海之内若一家”的看法,因此材料信息说明战国时期华夏认同观念在增强,故C正确;材料未涉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关系,故A错误;材料无法说明地缘政治逐渐被打破,故B错误;材料不是强调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故D错误。‎ ‎3. 汉武帝时期制史的职责有监督“二千石(郡守)”选署不平,任人唯亲一项,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此项目。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 A. 儒学正统地位的确立 B. 选官制度的变革 - 27 -‎ C. 中央集权趋势的加强 D. 专制皇权的强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唐朝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官员不可能通过任人唯亲的方式产生,因此,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此项目,故选B;汉代、唐代儒学都占正统地位,A不能说明变化的原因,排除;唐代监察官员的职责中已不存在“任人唯亲一项”,无法体现中央集权加强,排除C;材料信息与君主权利的强化无关,排除D。‎ ‎4. 在《汉书》《后汉书》中有传者(包括附传),除去皇后、诸侯王后统计如下,这反映出汉朝 A. 选官制度推动了社会流动 B. 地方教育发展较快 C. 史学家史学观念发生转变 D. 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答案】D ‎【解析】‎ ‎【详解】从材料可以看出,地方属吏有传者的人数增加,这反映出地方的影响力加强,中央集权受到威胁,D正确;ABC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排除。‎ ‎5. 有学者认为:“按照科举制度造就绅士集团的理论,北宋应该形成一个稳定的、与国家权力有密切关系的绅士阶层。但是到南宋时期,科举制度反而增加了统治集团与士绅集团之间的隔阂,扩大了国家与社会的脱节。”该学者意在强调科举制 A. 激化了宋朝的阶级矛盾 B. 影响了国家治理水平的提升 C. 在宋朝时走向穷途末路 D. 促使士绅阶层成为社会主体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科举制度反而增加了统治集团与士绅集团之间的隔阂,扩大了国家与社会的脱节”可知,材料说明科举制没有起到密切统治集团与士绅集团的作用,造成国家与社会的脱节,不利于国家对社会的管理,故选B;材料反映科举制没能起到密切统治集团与士绅集团的作用,并非阶级矛盾激化,排除A;C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无法体现士绅阶层成为社会主体,排除D。‎ - 27 -‎ ‎6. 明代为了怀柔外国,多不向外商征税。但到明代中期,来贡的次数和人数越来越少,入贡各国又不守贡制,往往夹带私物。到弘治年间,明朝改变怀柔政策,对进口货物,均实行严厉的抽分(一种商税)。随着外商来华人数的增加,后来制定了更为详备的进口税制舶税。这说明明朝 A. 外贸政策逐渐趋向正常化 B. 朝贡贸易开始衰落 C. 外贸带有强烈的政治色彩 D. 严格限制贸易规模 ‎【答案】A ‎【解析】‎ ‎【详解】明代实行的是朝贡贸易,从怀柔政策下的不向外商征税,到后来随着外商来华人数的增加,改变怀柔,逐步制定了详备的进口税制舶税,这体现了明朝政府在对外交往中,逐渐关注经济利益,也意味着外贸政策走向正常化,A正确;B错在“开始”,排除;通过题干可以看出,明代中后期的外贸不再是怀柔,逐渐重视经济利益,排除C;明中后期外商来华人数增加,说明对外贸规模并未强制限制,排除D。‎ ‎7. 顺治十三年,清廷正式颁布“禁海令”,定“三藩之乱”即将结束之际,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这说明 A. 海禁政策受到质疑 B. 明清出现进步思想 C. 东南沿海遭到西方侵扰 D. 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福建总督及江苏、福建、广东巡抚等先后上疏,要求废除海禁,准民出海贸易”可知,部分地区的巡抚要求废除海禁,准许商民出海贸易,说明清朝实行的海禁政策遭到质疑,A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有人要求废除海禁政策,明清时期的进步思想主要体现在批判封建君主专制,B项错误;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有人要求废除海禁政策,没有体现东南沿海地区是否遭到西方侵扰的问题,C项错误;清朝君主专制日益强化,但材料内容无法得出君主专制强化的结论,D项错误。‎ ‎8. 由如表可知,该学者 - 27 -‎ A. 注意发掘与两次工业革命的关系 B. 认为其摆脱了对外国人才的依赖 C. 比较关注企业的生产效益 D. 关注到企业自主自强的民族意识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某学者对洋务派创办的军事企业的信息,可以看出这些企业在学习西方技术的同时,也注重自造和仿造机器,表明该学者对中国企业自主自强的民族意识的关注,故D项符合题意;A项不是材料作者所要表达的主旨,排除;中国近代企业一直也没有摆脱对外国人才的依赖,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企业的生产效益的信息,故C项错误。故选D。‎ ‎9. 从如表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变化中可以看出 A. 均以中国传统儒家思想为指导思想 B. 其中立宪派比维新派更倾向于革命 C. 革命派的主张比较符合卢梭的政治学说 D. 因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 27 -‎ 根据材料中的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观念变化的数据,可以看出资产阶级革命派主要是以民众为主体,宣扬西方的民权和平等、自由等观念,最终要在中国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政体,这些主张符合启蒙思想家卢梭的“人民主权”、“社会契约”和“民主共和”等政治学说,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中都属于资产阶级派别,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立宪派和维新派都是主张改革,而不是革命,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看出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革命观念变化是因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程度而有所不同导致的,故D项错误。故选C。‎ ‎10. 据1938年伦敦路透社电讯说:'英军事当局,对于中国津浦线之战局极为注意。最初中国军获胜之消息传来,各方面尚不十分相信,但现已证明日军溃败之讯确为事实。英人心理,渐渐转变,都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该信息 A. 认为中国抗战局势发生重大转折 B. 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的影响 C. 迫使英国政府调整对华政策 D. 坚定了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信念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1938年的路透社电讯信息主要是报道了中国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对日本的战争的胜利,这促使了英国人对抗战的新认识,认为最后胜利当属于中国,这篇报道有利于宣传抗日,有利于扩大中国抗战在国际上的影响,故B项符合题意;材料信息无法体现中国抗战局势发生重大转折,故A项错误;材料未提及英国政府对华政策的信息,故C项排除;材料主要是扩大中国抗日战争的影响,不是对英国的影响,故D项错误。故选B。‎ ‎11. 19世起末20世纪初,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京剧改良”的主张。时事新戏成为京剧改良的主要部分,所谓“时事新戏”,即采用时事题材,反映较近时间内重大的富有政治性、社会性事件的戏曲传播形态。由此可知,当时这些知识分子 A. 努力探索改造国民思想新途径 B. 具有否定传规文化的不良倾向 C. 开始把思想启蒙与救亡相结合 D. 让京剧重新焕发出独特的魅力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 - 27 -‎ ‎“京剧改良”的主要部分是时事新戏,即采用时事题材,反映较近时间内重大的富有政治性、社会性事件的戏曲传播形态,京剧的受众为普通大众,由此可见,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希望通过京剧改良启发民智,即努力探索改造国民思想的新途径,A正确;京剧改良具有明显的思想改造意图,其本身并不是对传统文化的否定,也不属于“不良倾向”,排除B;C错在“开始”,排除;D并未凸显知识分子进行京剧改良的政治思想内涵,排除。‎ ‎12. 1896年,李鸿章在美国就《排华法案》接受《纽约时报》来访时说:“它是个最不公平的法案。我以一个普通的中国百姓、世界百姓的身份问一个问题:排除中国廉价劳工,对你们有什么好处?低廉的劳动力(对美国)意味着便宜的商品以及更好的竞争力,这对双方都是有利的。”李鸿章的这一言论 A. 切实维护了在美华工的利益 B. 体现了不卑不亢的外交风范 C. 展现了清朝官员的国际视野 D. 反击了美国“门户开放”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李鸿章对美国《排华法案》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驳,认为廉价的劳动力对中美两方都有利,体现了其不卑不亢的外交风范,B正确;李鸿章的言论产生怎样的效果在材料中并未说明,因此不能得出该言论切实维护了在美华工的利益,A排除;题干与国际视野无关,排除C;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提出时间是在1899年,排除D。‎ ‎13. 1935年10月,在吴起镇中央政治局会议上,张闻天明确指出:“一个历史时期已经完结,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开始了。”新的任务就是“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这说明 A. 红军长征实现了胜利会师 B. 民族矛盾促使中共拥蒋抗日 C. 中共仍实施民主革命纲领 D. 土地革命是中共的核心任务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可知,中共仍坚持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故选C;1936年三大红军主力在甘肃会宁实现胜利会师,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拥蒋抗日”,排除B;根据“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可知,土地革命与反帝都是中共的核心任务,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要变为直接的民族革命战争,要把土地革命与反帝直接结合起来。”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14. 1928年周恩来曾指出:“……为了联合战线,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这种认识产生的原因是 A. 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 B. 共产国际“左”倾错误的指导 - 27 -‎ C. 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 D. 第一次国共合作的失败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1928年”“不能破坏国民革命军而要帮助国民党巩固国民革命军”可以得出所述为大革命时期党的政策,再结合“这完全是由于失掉了无产阶级的独立性和不明白革命转变的前途而得出这样不通的结论”可得出,该认识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认识和反思,D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27年国民大革命以失败告终,材料时间已经为1928年,“国民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不符合史实,A项错误;国民大革命时期陈独秀等人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而不是共产国际的“左”倾错误,B项错误;材料得出的认识是对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的认识和反思,与中央坚持“城市中心论”没有直接关系,C项错误。‎ ‎15. 二战结束后,在审判日本战犯的远东国际军事法庭上,最初法官次序排位是美、英、苏、中、澳、加、法等,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位按照美、中、英、苏、法等次序排列。这种变化反映了 A. 西方大国的阻挠和破坏 B. 国际场合中席位、排场之争激烈 C. 西方大国之间矛盾重重 D. 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经过中国法官(梅汝璈)的积极斗争,最终法官席位按照美、中、英、苏、法等次序排列”结合所学可知,中国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D项正确;梅汝璈在远东国际军事法庭斗争的主要依据是中国抗日战争为打败日本法西斯做出的巨大贡献,材料与西方大国的阻挠和破坏没有直接关系,A项错误;国际场合中席位、排场之争激烈是材料表象,不是所反映的本质问题,B项错误;材料所述变化主要反映了中国为打败法西斯做出巨大贡献,而不是反映西方大国之间的矛盾,C项错误。‎ ‎16. 到1951年10月,全国有27个省、8个行署、146个市、2038个县召开了各界人民代表会议。到1952年底,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表明当时 A. 基层民主制度开始确立 B. “民主建政”有利于国家政权建设 C. 民主统一战线进入新阶段 D.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 - 27 -‎ ‎【答案】B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省、市、县、区、乡都召开的人民代表会议不属于基层民主,故排除A;依据材料中的“全国所有的省、市、县、区、乡都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绝大部分乡的人民政府委员会已由乡人民代表会议选举产生”这些信息可知,“民主建政”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原则,推动国国家政权建设,故选B;材料中没有涉及民主统一战线的问题,故可排除C;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在1954年建立的,故排除D。‎ ‎17. 1953年4月3日,政务院颁布了《全国人口调在登记办法》,我国开展了第一次全国人口调在工作。经过大量工作,查明全国人口总数为601938035人。这次全国人口调查工作的主要政治目的是 A. 加强户口管理以扩大税源 B. 为大规模经济建设做准备 C. 确认民族区域自治的范围 D. 为全国普选提供人口依据 ‎【答案】D ‎【解析】‎ 联系所学可知,1953年的人口普查是为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代表的选举准备条件,D项正确;人口普查有加强户口管理之心,无扩大税源之意,A项错误;B项不是政治目的,排除;材料反映了全国人口普查,并非只是针对少数民族聚居地区,C项销错误;故答案为D项。‎ 点睛: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目的一是为了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做好选民登记工作,分配人大代表名额,二是为国家有计划地进行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提供确实的人口数字,前者为政治目的,后者为经济目的。‎ ‎18. 对人民日报上相关词汇使用频率进行计量分析,“一边倒”在1949年的使用频率是最高的,到了1951和1952年开始下降,到60年代,降到个位数,甚至为零。1950至1952年,“帝国主义”一词呈下降趋势。“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使用频率从1953到1956年出现迅速增长趋势。这说明 A. 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中国放弃“一边倒”政策 B. 中美关系逐渐缓和,中国开拓外交新局面 C. 不结盟运动兴起,中国积极融入第三世界 D. 中国从革命外交向民族外交转变 ‎【答案】D - 27 -‎ ‎【解析】‎ ‎【分析】‎ ‎ 【详解】中苏关系开始恶化与20世纪50年代末,排除A;1972年,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缓和,排除B;不结盟运动兴起于1961年,排除C;由“一边倒”到“独立自主”和“和平共处”,说明中国从革命外交向民族外交转变,故选D。‎ ‎19. “大会上他既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但达到了此行的重要目的……他相当成功地使人相信了中国共产党奉行和平的政策。”与此次中国参与的国际会议相关的是 A. 达成了关于恢复印度支那和平的公约 B. 第一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基本原则 C. 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 D. 表达了制止新殖民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的决心 ‎【答案】C ‎【解析】‎ ‎“没有去刻意争取对共产主义的支持,也没有做或鼓动他人做激烈反美、反西方的言论”说明是提出“求同存异”的万隆会议。此次会议主要讨论了保卫和平、争取民族独立和发展等问题,C正确;A是日内瓦会议内容;B是会见印度代表团提出;D中制止新殖民主义不符合材料主旨。‎ ‎20. 美国国务卿杜勒斯在1954年底称:“中共可能会把会议当做宣传场所,可能会制造出一种共产党和非共产党亚洲和非洲国家团结的表象,以及亚洲和非洲的非共产党国家与西方不在一个阵营的表象。”与材料相关的史实是 A. 美国阻挠中国在日内瓦会议发挥作用 B. 西方实现了扭转万隆会议议题的企图 C. 亚非国家团结起来建立了不结盟运动 D. 中国借助此会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答案】D ‎【解析】‎ - 27 -‎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判断,这次会议应该是在1954年底以后召开,并且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会,所以这次会议应该是1955年召开的万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中国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选D;这次会议是万隆会议,没有西方殖民国家参会,与日内瓦会议和不结盟运动无关,排除ABC。故选D。‎ ‎21. 截至2017年底,“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覆盖人口4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63%,经济规模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21%。可见,“一带一路”倡议 A. 打破了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 B. 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C. 得到了发达国家的积极响应 D. 遏制了逆全球化思潮的泛滥 ‎【答案】B ‎【解析】‎ ‎【详解】“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有沿线60多个国家和地区加入,覆盖人口44亿,约占世界人口的63%,经济规模约21万亿美元,占全球经济的21%,可见这一倡议带动了沿线国家的发展,促进了全球经济的发展,这说明这一倡议践行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B正确;打破西方国家的外交孤立是在新中国成立初期的事情,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一带一路倡议主要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展开,并不是所有发达国家都积极响应,排除C;D夸大了一带一路的作用,而且逆全球化思潮并未达到泛滥程度,排除。‎ ‎22. 周恩来总理在六十年代初访问非洲时曾指出:“今日的非洲已经不是十九世纪末或者二十世纪初的非洲了,非洲已经成为一个觉醒的、战斗的、先进的大陆。”由此可推知 A. 非洲争取独立的斗争已取得了胜利 B. 中国用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反殖斗争 C. 非洲独立运动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 中国政府积极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 ‎【答案】B ‎【解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周恩来总理在六十年代初访问非洲时,提出了中国对外援助的八项原则,充分体现了中国同广大亚非国家进行经济文化合作的真诚愿望,中国用实际行动支持非洲反殖斗争,故选B;1990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非洲争取独立的斗争取得了胜利,排除A;非洲国家并非都是社会主义国家,排除C;新时期我国积极推行全方位外交政策,排除D。‎ ‎23. 古代雅典城邦“最重要的立意是要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城邦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这反映出古代雅典 A. 民主政治已相当完备 B. 意在强调公民意识 C. 崇尚尊重生命的价值 D. 重在限制个人自由 ‎【答案】B - 27 -‎ ‎【解析】‎ ‎【详解】古代雅典城邦将城邦立意和公民发展联系在一起,“在最广义上评判并控制其成员的性格”,“随时关切其公民是什么样的人”,反映出古代雅典意在强调公民意识,B项正确;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已相当完备”与材料内容无关,A项错误;古代雅典崇尚“尊重生命的价值”在材料中没有体现,C项错误;古代雅典重在“限制个人自由”与材料主旨不符,D项错误。‎ ‎24. 亚里士多德在《雅典政制》中提到:“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这揭示了古代雅典 A. 公民大会权力最大 B. 审判流程公开公正 C. 具有权力制约思想 D. 公民是城邦的主体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可见公民大会权力受到限制,排除A;材料反映的是公民大会、议事会权力的制约而非审判流程,排除B;由材料“民众会(公民大会)并不能通过未经议事会准备和未经主席团事先以书面公布的任何法案”,同时“凡议事会所通过的判决必须送交陪审法庭,而陪审官的任何投票都应当具有最高权力”,可见雅典具有权力制约的思想,故选C;材料反映的是雅典政体权力的分配而非公民的地位,排除D。‎ ‎25. 公元前413年,雅典远征西西里失败,很多雅典人攻击那些赞成远征的演说家,而忘记自己那一票的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材料主要反映了雅典 A. 演说术有助于民主决策 B. 公民道德素质严重缺失 C. 民主实质只是流于形式 D. 直接民主存在决策风险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而忘记自己那一票 - 27 -‎ 神圣责任和义务,其出尔反尔的手法几近无赖”强调的是直接民主的方式存在一定的弊端,容易导致权力的滥用,D选项符合题意。演说术是雅典民主政治的产物,A选项排除。材料与雅典公民的道德素质无关,B选项排除。雅典民主政治的实质奴隶主阶级的民主,C选项排除。‎ ‎26. 古希腊喜剧《马蜂》描述雅典平民参加陪审法庭的动机:“我得用这么一点津贴为一家三口买面包,买柴,买肉……要是执政官今天不开庭,我们拿什么去买午饭吃?”材料表明 A. 民主政治加剧雅典贫富分化 B. 发放津贴推动民主良性发展 C. 普通民众降低参政的责任感 D. 陪审法庭丧失原有司法职能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要是执政官今天不开庭,我们拿什么去买午饭吃”可知此时雅典平民参与政治的目的是获得津贴,说明普通民众参政的责任感降低,故选C;材料没有反映贫富分化的内容,排除A;“良性发展”的说法是对材料的错误解读,排除B;D项说法明显错误,不符合史实,排除。故选C。‎ ‎27. 公元前304年,罗马营造官弗拉维乌斯把诉讼程序和法庭术语汇编成册,公诸于众,并公布了开庭日和不开庭日。公元前300年,罗马通过瓦列里乌斯法,重申公民对包括独裁官在内的高级官员的判决有上诉公民大会的权利。罗马这些做法 A. 使贵族失去了政治特权 B. 导致了民主的泛滥和权力的滥用 C. 赋予公民参与政治的权力 D. 利于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平等的权利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在古代罗马,诉讼程序和法庭术语被汇编成册,公诸于众,并公布了开庭日和不开庭日,后来又通过法律保障公民对包括独裁官在内的高级官员的判决有上诉公民大会的权利,这些措施有利于对罗马公民的权利的维护,有利于保障公民在法律面前的平等,故D项符合题意;A项失去了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是保障公民的权利,不是民主的泛滥和权力的滥用,故B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公民参与国家政治,C项错误。故选D。‎ ‎28. 罗马帝国时期,裁判官创立了妻财诉,以此保护妻子的追索嫁资权。这样丈夫对夫妻财产,特别是原先具有赠予性质的嫁资的控制权和支配权逐渐被削弱甚至剥夺。这从侧面反出当时的罗马法律 A. 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 B. 推动了罗马社会的转型 - 27 -‎ C. 全面维护妇女合法权益 D. 形成了完备的法律体系 ‎【答案】A ‎【解析】‎ ‎【详解】罗马帝国时期创立的妻财诉,对妻子陪嫁财产所有权给予了保护,改变了之前具有赠予性质的嫁资的控制权和支配权逐渐被削弱甚至剥夺的局面,这是罗马保护私有财产的表现,而针对妻子这一性别群体的保护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罗马法提高了妇女的经济地位,A正确;妻财诉并不能推动罗马帝国的社会转型,排除B;C表述绝对,妻财诉只是在嫁资领域对妇女权益的保护,排除;通过妻财诉无法判断罗马整个法律体系是否完备,排除D。‎ ‎29. 优先权制度起源于古代罗马法,主要涉及到妻子嫁资返还优先权和受监护人的损害赔偿优先权。罗马法规定:如果丈夫于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在外背负了债务,则在婚姻关系解除时,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这一规定反映出 A. 法律注重保护弱势群体权益 B. 公民的债务权受到法律限制 C. 婚姻关系影响着法律的制定 D. 古代罗马婚姻关系极不稳定 ‎【答案】A ‎【解析】‎ ‎【详解】优先权主要涉及到妻子嫁资返还优先权和受监护人的损害赔偿优先权,这里涉及的群体属于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根据题干中对嫁资返还优先权的具体规定内容来看,法律对弱势群体的财产保护意识明显,A正确;“妻子享有的嫁资(陪嫁钱财或物品)返还请求权优先于债权请求权”不等于法律限制公民债务权,B是对材料的误读,排除;法律的制定和婚姻关系无关,题干体现的婚姻关系解除时,法律如何保护弱势群体,排除C;通过题干无法判断古罗马社会婚姻关系,排除D。‎ ‎30. 1762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任命他的老师布特伯爵为首相,利用“国王之友派”去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这说明当时的英国 A. 议会对王权的制约尚未形成 B. 光荣革命的任务尚未完成 C. 议会内部两党斗争十分激烈 D. 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 ‎【答案】D ‎【解析】‎ ‎【详解】‎ - 27 -‎ 材料中英王乔治三世利用“国王之友派”打击辉格党,削弱辉格党的势力,表明当时英国国王存在权力滥用的现象,说明英国立宪政体有待进一步完善,D项正确;1689年《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对王权的制约,A项错误;此时光荣革命的任务已经完成,B项错误;材料只涉及辉格党,未涉及另一党派,C项错误。‎ ‎31. 1830年辉格党领袖格雷继任英国首相后立刻提出改革法案。而托利党利用上院的多数两次否决了法案。1832年,格雷请求国王册封足够数量的改革派贵族,以强使法案在上院通过。国王拒绝这个请求,辉格党政府总辞职,英国局势混乱不堪。不久,国王答应随时准备册封新贵族,而托利党则主动退出了这场斗争。这表明了当时的英国 A. 法案通过意味着贵族失势 B. 和平变革的机制依旧存在 C. 下院剥夺了国王的行政权 D. 政治转型源自两党的妥协 ‎【答案】B ‎【解析】‎ 由题干中的时间可知,其材料背景是1832年议会改革,通观材料信息,之所以会出现材料中的现象,可以说明英国政治运作中和平变革机制的存在,各方为了避免激起更大的社会矛盾,最终选择了妥协,在和平渐进中推动了英国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故B项正确;题干反映了各派之间的妥协,“贵族失势”表述不对,故A项错误;国王行政权早在18世纪中期责任内阁制的确立后即已被剥夺,故C项错误;英国政治妥协的根本原因是经济的发展,而非政治现象,故D项错误。‎ ‎32. 下表为英国政府议案在议会被修正情况统计,说明这一时期英国 A. 政府对议会的影响力增强 B. 议会上院势力明显衰落 C. 分权制衡的原则逐渐丧失 D. 统治阶级政策完全一致 ‎【答案】A ‎【解析】‎ ‎【详解】‎ - 27 -‎ 从图表可知,19世纪后半叶以来,英国政府(内阁)提出的议案在议会表决时,被修正的次数越来越少,即内阁的议案越来越能够无障碍地通过,说明内阁对议会的影响力日益增强,故A项正确;此项属于无端推测,没有证据显示英国政府的决策能力在短期内突飞猛进,故B项错误;英国内阁从议会产生,向议会负责,并不采用分权制衡原则,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中有修正过的议案,可以看出统治阶级政策不可能完全一致,故D项错误。‎ ‎33. 美国总统奥巴马于2012年1月4日任命俄亥俄州前司法部长理查德·科德雷为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局长。但国会众议院议长称奥巴马绕过国会对科德雷的任命是越权行为。按照美国1787年宪法的有关规定,认为奥巴马该行为属越权行为的依据是 A. 任命高级官员的权力在国会 B. 前任州级官员不得在联邦任职 C. 总统任命政府官员须参议院批准 D. 总统无权提名并直接任命政府高官 ‎【答案】C ‎【解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美国宪法规定,总统任命政府官员须参议院批准,因此奥巴马绕过国会对科德雷的任命是越权行为,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排除。‎ ‎34. 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中有一条极富争议的规定:“总统的每一命令须给部长副署方能有效”。有学者据此判断,总统的职权徒有虚名;但也有学者反对称,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反对者的合理依据应是 A. 部长地位过低导致无法与总统抗衡 B. 第三共和国宪法依然保留封建残余 C. 宪法规定总统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 D. 君主派的实力在当时的政坛占上风 ‎【答案】C ‎【解析】‎ ‎【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总统掌握行政权,拥有最高人事任免权,因此“部长副署权实际上不能阻止总统意志的执行,它只是一个纠错机制”,故C正确;AB均与史实不符;1875年宪法能够通过,说明共和派稍微占优势,故D错误。‎ ‎35. 1877年,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西蒙辞职,另行组建君主派内阁,解散对新内阁投不信任票的众议院。但是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上述过程说明了 A. 总统违背了第三共和国宪法 B. 共和制度通过宪法形式确立 C. 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 - 27 -‎ D. 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 ‎【答案】C ‎【解析】‎ ‎【详解】由材料“1877年,法国君主派总统麦克马洪迫使共和派总理西蒙辞职,另行组建君主派内阁”但是“共和派在接下来的众议院选举中获胜,重掌组阁权,1878年共和派又获参议院多数”可知,“法国君主派”“组阁”的结果却是“共和派”“重掌组阁权”“获参议院多数”,结合所学可知,1875年法国通过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民主共和制,共和制度得到广大民众支持。故答案为C项。A项,结合所学可知,《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规定行政权力归于总统,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经众议院同意有权任命内阁;经参议院同意有权解散众议院。因此,材料中总统麦克马洪的做法没有违背宪法,排除;B项,1875年法国共和制度就已经通过法律形式确立了,与材料中时间不符,排除;D项,君主派已被清除出法国政坛的表述材料信息不能体现,而且也不符合史实,因为1879年法国共和派一统天下的局面才形成,排除。‎ ‎36. 宰相俾斯麦提交的议案因帝国议会的反对而遭到否决后,采取强硬的手段,把议员请到了宫里,直接对议员宣称议案已经得到了皇帝的认可,并解散了帝国议会。这反映了19世纪晚期德意志帝国 A. 议会没有立法权 B. 宰相有权解散帝国议会 C. 议会的立法权受行政权控制 D. 皇帝形式上掌握着国家大权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德意志帝国宰相俾斯麦采取强硬手段解散帝国议会的做法,体现的是议会的立法权受到行政权的控制,C正确;德国议会有立法权,A排除;皇帝可以解散议会,B排除;德皇握有实权,D排除。故选C。‎ ‎37. 俾斯麦企图建立一种特殊的德意志型的立宪议会制度,以达到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这种设想在1871 年统一的德意志帝国宪法中加以定型。下列能体现这一目的的正确选项是 A. 联邦议会由民选产生 B. 帝国议会掌握着立法大权 C. 宰相对联邦议会负责 D. 帝国皇帝有主宰议会之权 ‎【答案】D ‎【解析】‎ - 27 -‎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中 “保持普鲁士王朝政治统治优势之目的”的信息说明德国君主立宪至具有专制主义的色彩,符合这一趋势的是皇帝拥有立法和行政大权,故D项正确。A属于选举;B中议会立法体现民主性;C说法错误,德国宰相对皇帝负责。‎ 考点:欧美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38. 恩格斯在1883年《共产党宣言》德文版序言中说:“贯穿《宣言》的基本思想:每一历史时代的经济生产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的基础。”恩格斯意在说明马克思主义 A. 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 B. 推动了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 C. 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 D. 建立在工业革命的基础上 ‎【答案】A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经济生产社会结构是时代政治与精神基础,社会基础变化必然推动时代政治和思想的变化,故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故A项正确;B项是马克思主义的意义,与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不符,故错误;《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与材料不符,故C项错误;D项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原因,与材料强调马克思主义必然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发展不符,故排除。‎ ‎39. 李大钊说:“(马克思)社会主义的理论,可大别为三部:一为关于过去的理论,就是他的历史论,也称社会组织进化论;二为关于现在的理论,就是他的经济论,也称资本主义的经济论;三为关于将来的理论,就是他的政策论,也称为社会主义运动论。”体现“将来的理论”的马克思的著作是 A. 《共产党宣言》 B. 《德意志意识形态》‎ C. 《资本论》 D.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 ‎【答案】A ‎【解析】‎ - 27 -‎ ‎【详解】《共产党宣言》中,马克思预言资本主义必将走向灭亡,无产阶级必然走向胜利,故选A;《德意志意识形态》是马克思的历史论,《资本论》是马克思的经济论,排除BC;D属于马克思的哲学思想,不属于“将来的理论”,排除。‎ ‎40. 法国国民议会在巴黎公社145周年纪念之际,依据《宪法》通过了“为所有遭镇压的1871年巴黎公社社员平反”的第907决议,认为这是一次“尽历史责任”的“庄严行动”。这样评价的依据是 A. 巴黎公社采取了限制资产阶级的革命措施 B. 巴黎公社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 C. 巴黎公社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值得肯定 D. 巴黎公社的实践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答案】C ‎【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的“尽历史责任”指的是反抗卖国的资产阶级梯也尔政府,体现了爱国主义精神,故C项正确。限制资产阶级措施、建立无产阶级政权、丰富马克思主义学说,和“历史责任”无关,故排除ABD。‎ 点睛:通过材料关键词“镇压”,明白材料对当时执政的政府持否定态度,则对巴黎公社的行为持肯定态度,故肯定了巴黎公社的爱国主义色彩。阅读材料时,注意材料的语气和情感色彩。‎ ‎41. 巴黎公社将会议讨论的重要问题和形成的重要决议等及时刊登在它出版的《公报》上,《公社》的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倶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这些举措 A. 提高了公社的工作效率 B. 有利于巩固工农革命联盟 C. 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 D. 体现了政权的民主性原则 ‎【答案】D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许多法令和施政措施都是经过各倶乐部提出,在得到民众同意的情况下陆续颁布和实施的”可知体现的是一种民主的决策方式,D选项符合题意。民主的决策方式不一定会提高工作效率,但是一定会减少决策失误,A选项排除。巴黎公社是巴黎市民发动的,与农民无关,脱离了革命的主力,B选项排除。保证了公社政策的正确的说法过于绝对,C选项排除。‎ - 27 -‎ ‎42. 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尽管公社成员与资产者对于共和国性质的理解已出现本质区别,但是“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共和国最坚定、最具战斗力和最英雄主义的战士”。这说明 A. 巴黎公社对共和政体有强烈的认同感 B. 巴黎公社推翻资产阶级违背历史潮流 C. 资产阶级并不支持法国实行民主共和 D 巴黎公杜推动了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 ‎【答案】A ‎【解析】‎ ‎【分析】‎ ‎ 【详解】根据材料“他们自始至终都是共和国最坚定、最具战斗力和最英雄主义的战士”和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公社保卫巴黎,击败德国,保卫共和政体,防止帝制复辟,A项正确;B项说法错误,排除;法国第三共和国时期实行民主共和制,排除C;法国第三共和国建立的时间要比巴黎公杜早,排除D。所以选A。‎ ‎43. “列宁即刻发表了他那著名的‘四月提纲’,提出了立即实现和平,将土地分给农民和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要求……这在当时似乎是十分荒谬和不负责任的。”列宁的主张被认为“似乎是十分荒谬”的主要原因是 A. 帝国主义对无产阶级革命的仇视 B. 十月革命是社会矛盾演变的必然产物 C. 当时两个政权并存,面临第一次世界大战战场的严峻形势 D. 第一次世界大战会不断激起人民群众的反对 ‎【答案】C ‎【解析】‎ ‎【分析】‎ ‎ 【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四月提纲》提出时,俄国处于两个政权并存、且临时政府继续参加一战的形势下,故C项正确;ABD项不符合题意。‎ ‎44. (2017年江苏卷)1917年,列宁在《四月提纲》中指出:“俄国当前形势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7月,他又在《国家与革命》中阐明,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以上论断 - 27 -‎ A. 明确指出武装起义条件已经成熟 B. 凝聚布尔什维克全党的政治智慧 C. 逐步明确俄国革命的任务和方式 D. 说明仍存在和平取得政权的可能 ‎【答案】C ‎【解析】‎ ‎“革命的第一阶段向革命的第二阶段过渡”指的是当时的俄国革命应该由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指明了革命的斗争方式,故C项正确。A项应发生在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之前;B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资产阶级国家由无产阶级国家代替,不能通过‘自行消亡’来实现”说明和平夺权已经不可能了,故D项错误。‎ ‎【考点定位】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点睛:二月革命到十月革命期间俄国社会发生的变化:‎ ‎(1)政权:沙皇专制政权——两个政权并存——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工兵苏维埃政府。‎ ‎(2)革命性质: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社会主义革命。‎ ‎(3)革命策略:和平夺权——武装夺权。‎ ‎(4)国家性质:资本主义——社会主义 ‎45. 就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内部的分歧,莫洛托夫说道:“无论是我,还是始终同列宁在一起的那些人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立刻清楚地理解他的话。……当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将来的事情时,列宁回答说:‘不,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当时“分歧”主要是围绕 A. 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 B. 《四月提纲》中的主张 C. 《和平法令》中的规定 D. 《土地法令》中的规定 ‎【答案】B ‎【解析】‎ ‎【详解】根据“现在就应当准备社会主义革命”可知此时苏俄还没有实现社会主义革命,出于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的阶段,结合所学内容可知这属于《四月提纲》中的内容,故选B项;此时还没有进行社会主义革命,所以不能是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决定,故排除A - 27 -‎ 项;《和平法令》和《土地法令》都是在十月革命成功以后,不再出于准备社会主义革命的阶段,故排除CD项。‎ 二、非选择题 ‎ ‎46. 图1、图2、图3分别是两汉、北魏、明代的都城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据图1、图2,分析西周到隋唐时期一直定都在长安至洛阳一带的原因。‎ ‎(2)据图3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成祖迁都北京的原因和意义。‎ ‎(3)据图1、图2、图3,从时空发展角度概括中国古代王朝都城迁移的趋势。‎ ‎【答案】(1)原因:这里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 27 -‎ ‎(2)原因:为有效抗击蒙古人的南袭;进一步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维护全国的统一;北京是朱棣的封地和根据地。意义:增强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力量;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巩固了全国的统一;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3)趋势: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北京;从南宋到清朝,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 ‎【解析】‎ ‎【详解】(1)原因:从文明起源来看,长安到洛阳是中华民族的起源地,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从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来看,古代中国以农业为主,西周到隋唐时期,黄河流域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展起步较早,经济发展水平高;从政治和战略位置来看,西周到隋唐,主要的政权活动区域在长安和洛阳一带,因此这里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战略地位重要,建都于此有利于加强对全国的控制。‎ ‎(2)原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初年面临的主要敌人是北元,因此迁都北京能有效抗击蒙古人的南袭;从政治控制范围来看,都城北迁可以进一步控制北方和东北地区,维护全国的统一;从朱棣个人因素来看,其受封地在北京,因此北京是朱棣的根据地。意义: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明初迁都北京增强了对北方少数民族的防御力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迁都北京将政治中心北移,加强了对北方的控制,巩固了全国的统一;政治中心北移带动大量人口北迁,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有利于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 ‎(3)趋势:从空间分布来看,古代中国的都城迁移,总体呈现出由西向东发展的趋势:西安——洛阳——开封——北京;结合时间分布来看,从南宋到清朝,都城的迁移出现由北向南,而后又由南向北移动的趋势:杭州——南京——北京。‎ ‎47. 妇女地位的变化是社会发展的缩影,英国的女性解放运动对世界妇女运动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4—1918年英国女性就业增长 - 27 -‎ ‎——摘编自陆伟芳《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英国妇女选举权运动》‎ 材料二 从19世纪初开始,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19世纪70年代后,妇女选举权问题在英国导致了一场持久的全国性的社会运动,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运动也从温和走向激进,并在一战前达到高潮。……《1918年人民代表法》最终出台。根据这部法案,英国的选民人数增长3倍,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 ‎——摘编自薛永生《论一战与英国妇女选举权的实现》‎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一战期间女性就业情况的特点。‎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世纪以来英国女性争取选举权的背景。‎ ‎【答案】(1)就业人数增长;就业领域扩大;专业技术人员增多;参政机会增多;传统服务行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少。‎ ‎(2)工业革命的推动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发展与完善;一战的影响;启蒙思想的传播;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解析】‎ ‎【详解】(1)根据材料数据可知,一战期间女性就业增长百分比达到68.4%、10150%等,说明这时期女性就业人数增长;就业领域方面有工业、政府机构、地方公用事业等,说明女性就业领域扩大;这时期女性在专业人员、交通运输业等方面的就业率迅速增长,说明专业技术人员增多;这时期政府机构的就业率最高,说明参政机会增多;结合材料数据可得出这时期女性在传统服务行业就业增长相对较少。‎ ‎(2)根据材料“从19世纪初开始……19世纪70‎ - 27 -‎ 年代后”等时间信息可知,这时期英国经济方面工业革命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根据材料“英国有人呼吁给予妇女选举权,让她们参与国家的政治生活”“各种妇女选举权运动组织不断涌现”等信息可得出材料内容是这时期英国政治方面资产阶级代议制进一步发展完善的体现;根据材料“从战前的770多万增加到2140多万,其中女性选民840万”结合所学可知,一战推动女性争取选举权运动;结合所学可得出这时期女性争取选举权也是受启蒙思想的影响及女性地位提高的体现等。‎ ‎4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朝政府为有效管理西北边疆和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在军事政治建设的同时实行屯垦戍边。(武帝)元朔二年,募民十万于朔郡;元狩四年,置“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元鼎六年,“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戍田之”。公元前101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后,汉政府随即派士卒在轮台屯田。汉昭帝、汉宣帝时继续在西北屯田。东汉建立后,政府继承了西汉在西域的屯垦事业。汉朝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立一套完整的屯田管理系统,设立和派遣屯田官吏负责管理。汉朝屯田范围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从塔里木盆地周缘到天山之北,屯垦区大多分布在军事要塞,成为制约匈奴、奠基大国威仪的基础。‎ ‎——摘编自王连旗、包朗《汉朝的西北屯垦战略与边疆安全》‎ 材料二 清代是西域屯田的大发展时期。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中,康熙帝在西域大兴屯田。雍正在位十三年,继续在西域屯田,以防准部叛乱。乾隆时随着平准战争的进展,每平定一处,即屯田一处。从巴里坤起,逐步向乌鲁木齐、伊犁发展。乾嘉时期,以军屯为主,以后陆续兴办民屯、旗屯等。左宗棠收复新疆后,立即“招集流亡,修复水利,恢复屯田”,派得力军官,专管其事,把新疆屯田进一步推向高潮。‎ ‎——摘编自兵团党史研究室《清代新疆屯田大发展》‎ 材料三 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1950年驻疆解放军将主要力量投入了到生产建设中。1954年,为了加强对驻疆解放军生产部队的领导,中央军委决定成立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兵团的基本任务就是加速完成国营农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供应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同时,兵团要帮助农民开展合作运动,促进新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兵团在稳疆兴疆戍边功能的突出作用,显示出和平建设期屯垦戍边功能经济化的基本特点。‎ ‎——摘编自杨宏伟《论新疆屯垦兵团戍边经济模式的构成要素》‎ ‎(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汉朝和清朝在屯垦戍边上的共同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成立背景。根据以上材料分析历代屯垦戍边的历史作用。‎ - 27 -‎ ‎【答案】(1)共同点:屯垦的兴起都与军事相关;屯垦的形式都有军屯、民屯等;都设有专门的机构职官对屯田进行管理;屯垦的范围都很广,涉及甘肃、新疆大部分地区;延续时间长,都经历了几代皇帝.成效都很显著 ‎(2)背景:新疆获得和平解放;“一五计划”的开展;三大改造的实行意义: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维护了边疆稳定,巩固了国防;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解析】‎ ‎【详解】(1)共同点:根据材料“汉朝政府为有效管理西北边疆和丝绸之路的安全畅通,在军事政治建设的同时实行屯垦戍边”“在平定准噶尔部叛乱中,康熙帝在西域大兴屯田”可知,汉代和清朝屯垦的兴起都与军事相关;根据材料“(武帝)元朔二年,募民十万于朔郡;……公元前101年,汉将李广利伐大宛后,汉政府随即派士卒在轮台屯田”“乾嘉时期,以军屯为主,以后陆续兴办民屯、旗屯等”可知,屯垦的形式都有军屯、民屯等;根据材料“汉朝政府在西北地区设立一套完整的屯田管理系统,设立和派遣屯田官吏负责管理”“派得力军官,专管其事,把新疆屯田进一步推向高潮”可知,都设有专门的机构职官对屯田进行管理;根据材料“汉朝屯田范围从伊犁河谷到吐鲁番盆地,从塔里木盆地周缘到天山之北”“从巴里坤起,逐步向乌鲁木齐、伊犁发展”可知,屯垦的范围都很广,涉及甘肃、新疆大部分地区;根据材料“汉建立后,政府继承了西汉在西域的屯垦事业”“康熙帝在西域大兴屯田。雍正在位十三年,继续在西域屯田,以防准部叛乱。乾隆时随着平准战争的进展,每平定一处,即屯田一处”“左宗棠收复新疆后”可知,延续时间长,都经历了几代皇帝;根据材料“屯垦区大多分布在军事要塞,成为制约匈奴、奠基大国威仪的基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代和清朝的屯田成效都很显著 ‎(2)背景:根据材料“1949年新疆和平解放,为巩固边防、加快发展”可知,新疆获得和平解放;根据材料“兵团的基本任务就是加速完成国营农场建设,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满足国家经济建设需求,供应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原料”可知,这一时期“一五计划”的开展;根据材料“同时,兵团要帮助农民开展合作运动,促进新疆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可得出三大改造的实行。意义:根据材料主旨可知,新疆建设兵团的设立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根据材料“兵团在稳疆兴疆戍边功能的突出作用,显示出和平建设期屯垦戍边功能经济化的基本特点”可知,维护了边疆稳定,巩固了国防;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疆建设兵团有助于加强了边疆与内地的联系;以军事部队进行经济建设,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49. ‎ - 27 -‎ 代长度,指的是孕育下一代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一般18—24年为一个新的世代;代际一般指的是代际关系或代际效应,代际形成的背后是社会、历史、文化等诸多因素演变的合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 ‎——摘编自孟莹《有关“代”划分问题的相关研究》‎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运用唯物史观对“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选取两代进行解读。(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同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密切相关,会有大致相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 ‎50后经历过向社会主义过渡、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文化大革命”时期,拥护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在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影响下埋头苦干,生活朴素。60后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时期,有机会在恢复高考后接受高等教育,首先把握住了改革开放的大好时机,比较务实、社会责任感较强。70后经历了从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型,伴随着社会经济体制转型成长起来,注重理想,善于创造。80后中国开始实行计划生育,经历了改革开放、高等教育的发展,学历较高,受中国经济腾飞和生活巨变的影响,积极向上、追求自由平等。90后多数是独生子女,成长于信息化、网络化时代,生活条件优越,自我意识较强,与众不同。(任选两代作答即可)‎ 总之,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人与人的相互理解,有利于家庭、社会的和谐,有利于国家调动不同代际的人参与国家和社会治理,有利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 27 -‎ ‎(“示例”仅作参考,不作为唯一答案,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如观点也可以表述为:不同代的人因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水平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等。)‎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材料并从材料获取有效信息,运用唯物史观对“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选取两代,再结合所学知识加以阐述。材料内容主要体现了建国后中国代际划分的研究,体现了每个时期的出生年代、心理特征和行为特征,解答时选择自己熟悉的角度,如可以选择同代人的心理和行为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条件密切相关,会有大致相同的心理和行为特征的角度,结合代际形成的时代背景分析回答。要求,表述成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论证充分、逻辑清晰。‎ - 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