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57.01 KB
- 2021-06-11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文数
课标版
第一节 数列的概念及简单表示法
分类原则
类型
满足条件
按项数分类
有穷数列
项数③
有限
无穷数列
项数④
无限
按项与项
间的大小
关系分类
递增数列
a
n
+1
⑤
>
a
n
其中
n
∈N
*
递减数列
a
n
+1
⑥
<
a
n
常数列
a
n
+1
=
a
n
按其他
标准分类
有界数列
存在正数
M
,使对于任意的
n
∈N
*
,都有|
a
n
|
≤
M
摆动数列
从第二项起,有些项大于它的前一项,有些项小于它的前一项
1.数列的定义
按照①
一定顺序
排列的一列数叫做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叫做这
个数列的②
项
.
教材研读
2.数列的分类
4.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数列{
a
n
}的第
n
项与⑩
序号
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
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5.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
则
a
n
=
3.数列的表示法
数列有三种表示法,它们分别是⑦
列表法
、⑧
图象法
和
⑨
通项公式法
.
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
”)
(1)所有的数列都有通项公式,且通项公式在形式上一定是唯一的.
(
×
)
(2)数列是一种特殊的函数.
(√)
(3)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归纳出来的数列的通项公式可能不止一个.
(√)
(4)如果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则
∀
n
∈N
*
,都有
a
n
+1
=
S
n
+1
-
S
n
.
(√)
(5)若已知数列{
a
n
}的递推公式为
a
n
+1
=
,且
a
2
=1,则可以写出数列{
a
n
}
的任何一项.
(
×
)
1.已知
n
∈N
*
,给出4个表达式:①
a
n
=
②
a
n
=
,③
a
n
=
,④
a
n
=
.其中能表示数列:0,1,0,1,0,1,0,1,
…
的通项公式的
是
( )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答案
A 检验知①②③都可以是所给数列的通项公式.
2.已知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为
a
n
=
n
2
-8
n
+15,则3
( )
A.不是数列{
a
n
}中的项
B.只是数列{
a
n
}中的第2项
C.只是数列{
a
n
}中的第6项
D.是数列{
a
n
}中的第2项或第6项
答案
D 令
a
n
=3,即
n
2
-8
n
+15=3,
解得
n
=2或6,
故3是数列{
a
n
}中的第2项或第6项.
3.数列{
a
n
}中,若
a
n
+1
=
,
a
1
=1,则
a
6
等于
( )
A.13 B.
C.11 D.
答案
D ∵
a
n
+1
=
,
a
1
=1,
∴
a
2
=
,
a
3
=
,
a
4
=
,
a
5
=
,
a
6
=
,故选D.
4.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
n
2
-2
n
+2,则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为
( )
A.
a
n
=2
n
-3 B.
a
n
=2
n
+3
C.
a
n
=
D.
a
n
=
答案
C 当
n
=1时,
a
1
=
S
1
=1,
当
n
≥
2时,
a
n
=
S
n
-
S
n
-1
=2
n
-3,
由于
n
=1时,
a
1
=1不适合上式,
故
a
n
=
选C.
5.数列{
a
n
}满足:
a
1
=2,
a
n
=1-
(
n
=2,3,4,
…
),则
a
12
=
.
答案
-1
解析
由
a
1
=2,
a
2
=1-
=
,
a
3
=1-
=-1,
a
4
=1-
=2,
可知{
a
n
}是周期为3的周期数列,
则
a
12
=
a
3
×
4
=
a
3
=-1.
考点一 由数列的前几项归纳数列的通项公式
典例1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7,-13,19,
…
;
(2)0.8,0.88,0.888,
…
;
(3)
,
,-
,
,-
,
,
…
;
(4)
,1,
,
,
…
.
解析
(1)符号问题可通过(-1)
n
或(-1)
n
+1
来调整,原数列各项的绝对值的
排列规律为:后面的数的绝对值总比前面一个数的绝对值大6,故原数列
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
n
=(-1)
n
·(6
n
-5).
考点突破
(2)将数列变形为
×
(1-0.1),
×
(1-0.01),
×
(1-0.001),
……
,故原数列的一
个通项公式为
a
n
=
.
(3)各项的分母分别为2
1
,2
2
,2
3
,2
4
,
…
,易看出第2,3,4,
…
项的分子分别比分
母少3,因此把第1项变为-
,则原数列可化为-
,
,-
,
,
……
,∴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a
n
=(-1)
n
·
.
(4)将数列变为
,
,
,
,
…
,对于分子3,5,7,9,
…
,是相应项数的2倍加1,
可得分子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b
n
=2
n
+1,对于分母2,5,10,17,
…
,联想到数列
1,4,9,16,
…
,即数列{
n
2
},可得分母的一个通项公式为
c
n
=
n
2
+1,∴原数列的
一个通项公式为
a
n
=
.
方法指导
(1)根据所给数列的前几项求其一个通项公式时,需仔细观察分析,抓住
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①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
②相邻项的变化特征;
③拆项后的特征;
④各项符号特征.
(2)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利用不完全归纳法,
它蕴含着“从特殊到一般”的思想,由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果是不可靠
的,要注意代值检验,对于正负符号变化,可用(-1)
n
或(-1)
n
+1
来调整.
1-1
根据数列的前几项,写出下列各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
(1)1,3,5,7,
…
;
(2)2,5,10,17,
…
;
(3)
,
,
,
,
,
…
;
(4)1,3,3,5,5,7,7,9,9,
…
;
(5)1,2,2,4,3,8,4,16,5,
…
.
解析
(1)数列的前4项1,3,5,7都是项数的2倍减1,所以原数列的一个通
项公式为
a
n
=2
n
-1.
(2)如果数列的前4项分别减去1,则变为1,4,9,16,所以原数列的一个通项
公式为
a
n
=
n
2
+1.
(3)分子为1
×
2,2
×
2,3
×
2,
……
,分母为1
×
3,3
×
5,5
×
7,
……
,故原数列的一个
通项公式为
a
n
=
.
(4)该数列可变形为1+0,2+1,3+0,4+1,5+0,
……
,则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
式为
a
n
=
n
+
.
(5)奇数项为1,2,3,4,5,
…
,偶数项为2,4,8,16,
…
,从而原数列的一个通项公
式为
a
n
=
考点二 由
a
n
与
S
n
的关系求通项公式
a
n
典例2
已知下面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
S
n
,求{
a
n
}的通项公式.
(1)
S
n
=2
n
2
-3
n
;(2)
S
n
=3
n
+
b
.
解析
(1)当
n
=1时,
a
1
=
S
1
=-1,当
n
≥
2时,
a
n
=
S
n
-
S
n
-1
=(2
n
2
-3
n
)-[2(
n
-1)
2
-3(
n
-1)]
=4
n
-5,
又
a
1
=-1也适合上式,因此
a
n
=4
n
-5(
n
∈N
*
).
(2)当
n
=1时,
a
1
=
S
1
=3+
b
,
当
n
≥
2时,
a
n
=
S
n
-
S
n
-1
=(3
n
+
b
)-(3
n
-1
+
b
)=2·3
n
-1
.
当
b
=-1时,
a
1
适合上式;当
b
≠
-1时,
a
1
不适合上式.
∴当
b
=-1时,
a
n
=2·3
n
-1
(
n
∈N
*
);
当
b
≠
-1时,
a
n
=
方法指导
已知
S
n
求
a
n
的三个步骤:
(1)先利用
a
1
=
S
1
求出
a
1
;
(2)用
n
-1替换
S
n
中的
n
得出
S
n
-1
,利用
a
n
=
S
n
-
S
n
-1
(
n
≥
2)便可求出当
n
≥
2时
a
n
的
表达式;
(3)看
a
1
是否符合
n
≥
2时
a
n
的表达式,若符合,则可以把数列的通项公式合
写;若不符合,则应该分
n
=1与
n
≥
2两段来写.
2-1
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
a
1
=1,
S
n
=2
a
n
+1
,则
a
n
=
.
答案
解析
∵
S
n
=2
a
n
+1
,
∴当
n
≥
2时,
S
n
-1
=2
a
n
,
∴
a
n
=
S
n
-
S
n
-1
=2
a
n
+1
-2
a
n
(
n
≥
2),
∴3
a
n
=2
a
n
+1
(
n
≥
2),
又易知
a
2
=
,
∴
a
n
≠
0(
n
≥
2),∴
=
(
n
≥
2).
∴
a
n
=
×
(
n
≥
2).
当
n
=1时,
a
1
=1
≠
×
=
,
∴
a
n
=
考点三 由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
典例3
在数列{
a
n
}中,
a
1
=2,
a
n
+1
=
a
n
+
n
+1,则
a
n
=
.
答案
解析
由条件知
a
n
+1
-
a
n
=
n
+1,
则
a
n
=(
a
2
-
a
1
)+(
a
3
-
a
2
)+(
a
4
-
a
3
)+
…
+(
a
n
-
a
n
-1
)+
a
1
=(2+3+4+
…
+
n
)+2=
.
方法指导
由数列的递推关系求通项公式的常用方法
已知数列的递推关系,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通常用累加、累乘、构造
法求解.
当出现
a
n
=
a
n
-1
+
m
(
n
≥
2)时,构造等差数列;当出现
a
n
=
xa
n
-1
+
y
(
n
≥
2)时,构造
等比数列;当出现
a
n
=
a
n
-1
+
f
(
n
)(
n
≥
2)时,用累加法求解;当出现
=
f
(
n
)(
n
≥
2)时,用累乘法求解.
变式3-1
若将本例中的条件“
a
n
+1
=
a
n
+
n
+1”改为“
a
n
+1
=
a
n
”,如何
求解?
解析
∵
a
n
+1
=
a
n
,
∴
=
,
∴
a
n
=
·
·
·
…
·
·
·
a
1
=
·
·
·
…
·
·2=
.
变式3-2
若将本例中的条件“
a
n
+1
=
a
n
+
n
+1”改为“
a
n
+1
=2
a
n
+3”,如何
求解?
解析
设递推公式
a
n
+1
=2
a
n
+3可以转化为
a
n
+1
-
t
=2(
a
n
-
t
),即
a
n
+1
=2
a
n
-
t
,解得
t
=
-3.
故
a
n
+1
+3=2(
a
n
+3).
令
b
n
=
a
n
+3,则
b
1
=
a
1
+3=5,且
=
=2.
所以{
b
n
}是以5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所以
b
n
=5
×
2
n
-1
,故
a
n
=5
×
2
n
-1
-3.
变式3-3
若将本例中的条件“
a
n
+1
=
a
n
+
n
+1”改为“
a
n
+1
=
”,如何
求解?
解析
∵
a
n
+1
=
,
a
1
=2,∴
a
n
≠
0,
∴
=
+
,即
-
=
,
又
a
1
=2,则
=
,
∴
是以
为首项,
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
+(
n
-1)
×
=
,
∴
a
n
=
.
变式3-4
若将本例中的条件换为“
a
1
=1,
a
n
+1
+
a
n
=2
n
”,如何求解?
解析
∵
a
n
+1
+
a
n
=2
n
,∴
a
n
+2
+
a
n
+1
=2
n
+2.
故
a
n
+2
-
a
n
=2,
即数列{
a
n
}的奇数项与偶数项都是公差为2的等差数列.
当
n
为偶数时,易求得
a
2
=1,故
a
n
=
a
2
+2
=
n
-1.
当
n
为奇数时,∵
a
n
+1
+
a
n
=2
n
,
a
n
+1
=
n
(
n
+1为偶数),故
a
n
=
n
.
综上所述,
a
n
=
n
∈N
*
.
考点四 数列的性质
典例4
已知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为
S
n
,常数
λ
>0,且
λa
1
a
n
=
S
1
+
S
n
对一切正整
数
n
都成立.
(1)求数列{
a
n
}的通项公式;
(2)设
a
1
>0,
λ
=100.当
n
为何值时,数列
的前
n
项和最大?
解析
(1)当
n
=1时,
λ
=2
S
1
=2
a
1
,
a
1
(
λa
1
-2)=0.
若
a
1
=0,则
S
n
=0,当
n
≥
2时,
a
n
=
S
n
-
S
n
-1
=0-0=0,所以
a
n
=0.
若
a
1
≠
0,则
a
1
=
.当
n
≥
2时,2
a
n
=
+
S
n
,2
a
n
-1
=
+
S
n
-1
,
两式相减得2
a
n
-2
a
n
-1
=
a
n
,
所以
a
n
=2
a
n
-1
(
n
≥
2),
从而数列{
a
n
}是等比数列,
所以
a
n
=
a
1
·2
n
-1
=
·2
n
-1
=
.
综上,当
a
1
=0时,
a
n
=0;当
a
1
≠
0时,
a
n
=
.
(2)当
a
1
>0且
λ
=100时,令
b
n
=lg
,由(1)有,
b
n
=lg
=2-
n
lg 2.
所以数列{
b
n
}是单调递减的等差数列(公差为-lg 2).
b
1
>
b
2
>
…
>
b
6
=lg
=lg
>lg 1=0,
当
n
≥
7时,
b
n
≤
b
7
=lg
=lg
0
⇔
数列{
a
n
}是单调递增数列;
a
n
+1
-
a
n
<0
⇔
数列{
a
n
}
是单调递减数列;
a
n
+1
-
a
n
=0
⇔
数列{
a
n
}是常数列.
(2)作商比较法:
①当
a
n
>0时,
>1
⇔
数列{
a
n
}是单调递增数列;
<1
⇔
数列{
a
n
}是单调
递减数列;
=1
⇔
数列{
a
n
}是常数列.
②当
a
n
<0时,
>1
⇔
数列{
a
n
}是单调递减数列;
<1
⇔
数列{
a
n
}是单调
递增数列;
=1
⇔
数列{
a
n
}是常数列.
求数列最大项或最小项的方法
(1)利用不等式组
(
n
≥
2)找到数列的最大项;
(2)利用不等式组
(
n
≥
2)找到数列的最小项.
4-1
若数列{
a
n
}满足:
a
1
=19,
a
n
+1
=
a
n
-3(
n
∈N
*
),则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最大
时,
n
的值为
( )
A.6 B.7 C.8 D.9
答案
B ∵
a
1
=19,
a
n
+1
-
a
n
=-3,
∴数列{
a
n
}是以19为首项,-3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
a
n
=19+(
n
-1)
×
(-3)=22-3
n
.
令
则
解得
≤
n
≤
,
∵
n
∈N
*
,∴
n
=7,故当数列{
a
n
}的前
n
项和最大时,
n
的值为7.
相关文档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一节 2021-06-1023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五节 2021-06-1040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一节 2021-06-1022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二节 2021-06-1038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四节 2021-06-1026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三节 2021-06-1029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四节 2021-06-0932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二节 2021-06-0924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二节 2021-06-0924页
- 高考文科数学复习备课课件:第一节 2021-06-09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