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1.00 KB
- 2021-06-16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2. 2.1第一课时 对数的概念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2.渗透应用意识,培养归纳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提高数学发现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对数的概念
难点:对数概念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一)复习引入:
1庄子: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1)取4次,还有多长?(2)取多少次,还有0.125尺?
2假设2002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为a亿元,如果每年平均增长8%,那么经过多少年国民生产总值是2002年的2倍?
抽象出:1. =?,=0.125x=? 2. =2x=?
也是已知底数和幂的值,求指数你能看得出来吗?怎样求呢?
(二)新授内容:
定义:一般地,如果 的b次幂等于N, 就是 ,那么数 b叫做 以a为底 N的对数,记作 ,a叫做对数的底数,N叫做真数
例如: ;
;
探究:⑴负数与零没有对数(∵在指数式中 N > 0 )
⑵,
∵对任意 且 , 都有 ∴
同样易知:
⑶对数恒等式
如果把 中的 b写成 , 则有
⑷常用对数:我们通常将以10为底的对数叫做常用对数为了简便,N的常用对数简记作lgN
例如:简记作lg5 ; 简记作lg3.5.
⑸自然对数:在科学技术中常常使用以无理数e=2.71828……为底的对数,以e为底的对数叫自然对数,为了简便,N的自然对数简记作lnN
例如:简记作ln3 ; 简记作ln10
(6)底数的取值范围;真数的取值范围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探究一:指对互化
例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课本第87页)
(1)=625 (2)= (3)=27 (4) =5.73
解析:直接用对数式的定义进行改写.
解:(1)625=4; (2)=-6;
(3)27=a; (4)
点评:主要考察了底真树与幂三者的位置.
变式练习1: 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1); (2)128=7;
(3)lg0.01=-2; (4)ln10=2.303
解:(1) (2)=128;
(3)=0.01; (4)=10
探究二:计算
例2计算: ⑴,⑵,⑶,⑷
解析:将对数式写成指数式,再求解.
解:⑴设 则 , ∴
⑵设 则, , ∴
⑶令 =,
∴, ∴
⑷令 , ∴, , ∴
点评:考察了指数与对数的相互转化.
(四)小结:
本节主要学习了对数的概念,要熟练的进行指对互化.
【板书设计】
一、对数函数概念
二、例题
例1
变式1
例2
变式2
【作业布置】
导学案课后练习与提高
2.2.1对数的概念导学案
课前预习学案
一、预习目标
了解对数的概念,知道常用对数与自然对数以及这两种对数符号的记法,了解对数恒等式,
二、预习内容
对数概念:
1.一般地,如果()的次幂等于,即,那么数叫做 ,记作.其中,叫做对数的 ,叫做 .
例如:,读作:以3为底9的对数为2 .
(1)概念分析:对数式中各字母的取值范围:
: ; : ; : .
(2)零和负数没有对数;1的对数为0,即(且);底数的对数为1,即(且).
2.以10为底的对数称为 ,以e为底的对数称为
3.
三、提出疑惑
课内探究学案
一、 学习目标
1、 理解指数式与对数式的相互关系,能熟练进行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2‘
1、 并能运用恒等式进行计算。
学习重难点:理解对数的概念,能够进行对数式与指数式的互化、
二、 学习过程
(一)合作探究
探究一.指数式和对数式互化
1.将下列指数式写成对数式:
解析:直接用对数式的定义进行改写.
解:
点评:主要考察了底真树与幂三者的位置.
变1.将下列对数式写成指数式:
探究二.求对数值
2、⑴,⑵,⑶,⑷
解析:将对数式写成指数式,再求解.
解:
点评:考察了指数与对数的相互转化.
变2.求下列对数的值
(1) (2) (3)
(二)反思总结
(三)当堂检测
1.完成下列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
(1)2 , (2) ,
(3) , (4) ,
(5) , (6) .
2.求下列对数的值
(1)= ,(2)= ,(3)= ,
(4)= ,(5)=
课后练习与提高
1.对数式的值为 ( )
(A) 1(B)-1(C)(D)-
2、若log[ log( logx)] = 0,则x为( ).
(A). (B). (C). (D).
3.计算
(1) (2)
4.已知且,,,求
的值。
相关文档
- 2020届二轮复习对数的概念课件(12张2021-06-1612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四章(第31课时)2021-06-165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1章集合与逻辑2021-06-167页
- 2020届二轮复习对数的概念和运算性2021-06-1614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四章(第2课时)角2021-06-166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三章(第2课时)数2021-06-166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一章 1_3_2奇2021-06-1610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二章(第18课时)2021-06-167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一章(第7课时)2021-06-165页
- 高中数学必修1教案:第九章直线平面2021-06-16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