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8.50 KB
  • 2021-12-06 发布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5 几何小实践(轴对称图形)▏沪教版 (9)

  • 2页
  • 当前文档由用户上传发布,收益归属用户
  1.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3.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4.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轴对称图形》‎ 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在动手折和观察的过程中认识,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活动中发展空间观念,发展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的美 二、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动手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图形 教学难点:会找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三、 教学过程 1. 提取对称 ‎ 1) 出示不同方向的茶壶图片 师:我们二年级的时候学习过了不同角度观察物体,这三个水壶的图片分别是从哪几个方向观察到的 师:从不同的角度观察水壶的图像的左右上下有什么不同?‎ 师:如果要用一个词语来描述你们会用哪个词?(对称)‎ 师: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生活中的对称里藏着的数学小知识。‎ 2. 认识轴对称 师:除了茶壶,我们生活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图形,你们认识吗?‎ ‎(教师出示图片:树叶,蝴蝶,苹果,房子,笑脸)‎ 1) 出示提纲,合作探究 l 上述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l 怎么验证你的想法 l 如果给这样的图形取一个名称,你会怎么取?(参考书P54)‎ 师:哪些图形是对称的,哪些图形是不对称的?有什么办法来验证?‎ 2) 交流归纳 师:对折以后发现了什么?两边一样在数学里叫做左右两边完全重合 师:左边和右边点和点,边和边,面和面都重合就是完全重合。‎ 师:有图形只有部分重合,所以不对称。‎ 师:给这样对折后两边图形完全重合的图形取一个名字,你会取什么名字 3. 对称轴的认识 1) 观察折痕,认识对称轴 师:观察你们手中的图形,折痕的位置有什么特别的吗? ‎ 师:这条折痕所在的直线取一个名字,叫做对称轴。‎ 2) 画对称轴 师:在数学上,我们通过画对称轴的方法来说明一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 师:我们在中间用一条虚线或者点划线来表示对称轴。‎ 师:选择一个黑板上的轴对称图形,画一画它的对称轴 ‎(强调:1,对称轴在中间;2,用虚线或点划线;3,线出头)‎ 师:对称轴要尽量画在图形的中间,有什么好办法画吗?‎ ‎(演示:层次1:笑脸曲线各取上下两个中点连线;层次2:房子中点用尺量验证)‎ ‎ 师:大家都没有画苹果的对称轴,为什么呀?(不是轴对称图形)‎ 2‎ 1. 几何图形轴对称性质初探(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任意四边形)‎ 师:除了生活中的图形,我们数学学过的图形有哪些?这些图形里面我们也要研究研究是不是有轴对称图形和非轴对称图形 师:怎么来判断他是轴对称图形?(通过画对称轴)‎ 师:通过找对称轴判断出轴对称图形。对称轴里还藏着很多小秘密,你们发现了吗?‎ 小结:不但知道轴对称图形,还找到了轴对称图形的判定方法,能找到一条或几条对称轴。‎ 2. 根据对称轴画另一半图形 师:通过对称轴判断轴对称图形这个方法可有用了,还能帮助我们来创造新的轴对称图形,你们相信吗?‎ 师:(出示ppt)猜猜老师想请大家用判断轴对称的方法完成什么任务? ‎ 师:有什么方法可以画的又快又好?‎ 小结1:轴对称图形中,图形顶点到对称轴的距离相同,可以先根据对称轴找到对称的顶点,然后连线,就能画得又快又好。‎ 师:对称轴的位置不同,所以另一半的位置和形状也不同。‎ 师:无论怎么变,轴对称图形的特点都是不变的,总能沿着他的对称轴对折后两边完全重合。‎ 3. 轴对称性质和现象欣赏 1) 文字对称 师:我们能用找对称轴的方法补充完整轴对称图形,还能用创造一个轴对称图形出来吗?(出示ppt:王,日,目,天)‎ 师:能自己举一个轴对称的字吗?请你自己写一个 2) 计算对称 师:轴对称图形里藏着的思想和方法还可以帮助我们学习数学计算 ‎(1+2+3+4+5+4+3+2+1 1+2+3+4+5+6+7+8+9)‎ 师:这两个算式哪个算起来更方便?怎么算?‎ 3) 对称和自然, ‎ 4) 艺术设计 5) 建筑设计 师:人们还利用轴对称的思想造出了各种各样便利我们生活的建筑(出示图片)‎ 师:不用轴对称的思想行不行?不用这种思想造出来的桥一边大一边小,房子一边高一边低,不仅不好看,而且容易坍塌产生危险 6) 娱乐设施 师:通过轴对称思想,大人们还为我们小朋友提供了娱乐的设施,想得出来吗?(出示跷跷板)‎ 师:今天学习的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有没有用?你们以后能不能也用这种知识去创造更多的事物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