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52.02 KB
- 2021-05-13 发布
- 1、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淘文库整理发布,可阅读全部内容。
- 2、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所产生的收益全部归内容提供方所有。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请立即联系网站客服。
- 3、本文档由用户上传,本站不保证质量和数量令人满意,可能有诸多瑕疵,付费之前,请仔细阅读内容确认后进行付费下载。
- 网站客服QQ:403074932
1
专题 45 直线与方程
【热点聚焦与扩展】
高考对直线与方程的考查要求较低,以小题的形式考查直线与方程,一般难度不大,但呈现综合性较强的
趋势,与充要条件、基本不等式、导数等相结合.较多年份在大题中与其它知识综合考查.要求考生熟练掌
握直线方程的基础知识,熟练掌握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到直线的距离、平行直线间的距离等.其中两直
线的平行与垂直的判断、两直线的平行与垂直的条件的应用,是高考的热点,另外,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与
向量的结合,也应予以足够的重视.本专题通过例题说明关于直线问题的解法与技巧.
(一)直线与方程:
1、倾斜角:若直线 与 轴相交,则以 轴正方向为始边,绕交点逆时针旋转直至与 重合所成的角称为直
线 的倾斜角,通常用 表示
(1)若直线与 轴平行(或重合),则倾斜角为
(2)倾斜角的取值范围
2、斜率:设直线的倾斜角为 ,则 的正切值称为直线的斜率,记为
(1)当 时,斜率不存在;所以竖直线是不存在斜率的
(2)所有的直线均有倾斜角,但是不是所有的直线均有斜率
(3)斜率与倾斜角都是刻画直线的倾斜程度,但就其应用范围,斜率适用的范围更广(与直线方程相联系)
(4) 越大,直线越陡峭
(5)斜率 的求法:已知直线上任意两点 ,则 ,即直线的斜率是确定的,
与所取的点无关.
3、截距:若直线 与坐标轴分别交于 ,则称 分别为直线 的横截距,纵截距
(1)截距:可视为直线与坐标轴交点的简记形式,其取值可正,可负,可 0(不要顾名思义误认为与“距
离”相关)
(2)横纵截距均为 0 的直线为过原点的非水平非竖直直线
4、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首先在直角坐标系中确定一条直线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已知直线上一点与直线的
方向(即斜率),另一种是已知两点(两点确定一条直线),直线方程的形式与这两种方法有关
(1)一点一方向:
l x x l
l , , ,α β γ
x 0
[ )0,α π∈
α α tank α=
2
πα =
k
k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2 1
2 1
y yk x x
−= −
l ( ) ( ),0 , 0,a b ,a b l
2
① 点斜式:已知直线 的斜率 ,直线上一点 ,则直线 的方程为:
证明:设直线 上任意一点 ,根据斜率计算公式可得: ,所以直线上的每一点都应满足:
,即为直线方程
② 斜截式:已知直线 的斜率 ,纵截距 ,则直线 的方程为:
证明:由纵截距为 可得直线与 轴交点为 ,从而利用点斜式得:
化简可得:
(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③ 两点式:已知直线 上的两点 ,则直线 的方程为:
④ 截距式:若直线 的横纵截距分别为 ,则直线 的方程为:
证明:从已知截距可得:直线上两点 ,所以
⑤ 一般式:由前几类直线方程可知:直线方程通常由 的一次项与常数项构成,所以可将直线的通式写
为: ( 不同时为 0),此形式称为直线的一般式
一般式方程的作用:可作为直线方程的最终结果
可用于判定直线的平行垂直关系
点到直线距离公式与平行线间距离公式需要用直线的一般式
5、五种直线形式所不能表示的直线:
(1)点斜式,斜截式:与斜率相关,所以无法表示斜率不存在的直线(即竖直线)
(2)截距式:① 截距不全的直线:水平线,竖直线
② 截距为 0 的直线:过原点的直线
6、求曲线(或直线)方程的方法:在已知曲线类型的前提下,求曲线(或直线)方程的思路通常有两种:
(1)直接法:寻找决定曲线方程的要素,然后直接写出方程,例如在直线中,若用直接法则需找到两个点,
l k ( )0 0,P x y l
( )0 0y y k x x− = −
l ( ),Q x y 0
0
y yk x x
−= −
( )0 0y y k x x− = −
l k b l y kx b= +
b y ( )0,b ( )0y b k x− = −
y kx b= +
l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l
2 2
1 2 1 2
y y x x
y y x x
− −=− −
l ( ), 0a b ab ≠ l 1x y
a b
+ =
( ) ( ),0 , 0,a b 0
0
b bk a a
−= = −−
( ): 0 1b x yl y b x bx ay aba a b
∴ − = − − ⇒ + = ⇒ + =
,x y
0Ax By C+ + = ,A B
3
或者一点一斜率
(2)间接法:若题目条件与所求要素联系不紧密,则考虑先利用待定系数法设出曲线方程,然后再利用条
件解出参数的值(通常条件的个数与所求参数的个数一致)
(二)直线位置关系:
1、在解析几何中直线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平行,相交(包含垂直),重合
如果题目中提到“两条直线”,则不存在重合的情况,如果只是 ,则要考虑重合的情况.
2、直线平行的条件
(1)斜截式方程:设直线
①
② 若直线 的斜率存在,则
(2)一般式方程:设 ,则
① 当 时, ∥
② ,且 和 中至少一个成立,则 ∥ (此条件适用于所有直线)
3、直线垂直的条件:
(1)斜截式方程:设直线 ,则
(2)一般式方程:设 ,则:
4、一般式方程平行与垂直判定的规律:
可选择与一般式方程 对应的向量: ,即有:
,从而 的关系即可代
表 的关系,例如:
(注意验证是否会出现重合的情况)
1 2,l l
1 1 1 2 2 2: , :l y k x b l y k x b= + = +
1 2 1 2 1 2,k k b b l l= ≠ ⇒ ∥
1 2,l l 1 2 1 2l l k k⇒ =∥
1 1 1 1 2 2 2 2: 0, : 0l A x B y C l A x B y C+ + = + + =
1 1 1
2 2 2
A B C
A B C
= ≠ 1l 2l
1 2 2 1A B A B= 1 2 2 1AC A C≠ 1 2 2 1B C B C≠ 1l 2l
1 1 1 2 2 2: , :l y k x b l y k x b= + = + 1 2 1 2 1l l k k⊥ ⇔ ⋅ = −
1 1 1 1 2 2 2 2: 0, : 0l A x B y C l A x B y C+ + = + + =
1 2 1 2 1 20A A B B l l+ = ⇒ ⊥
0Ax By C+ + = ( ),a A B=
( ) ( )1 1 1 1 1 1 1 2 2 2 2 2 2 2: 0 , , : 0 ,l A x B y C a A B l A x B y C a A B+ + = ⇒ = + + = ⇒ =
1 2,a a
1 2,l l
1 2 2 1 1 2 1 2A B A B a a l l= ⇒ ⇒ ∥ ∥
1 2 1 2 1 2 1 2 1 20 0A A B B a a a a l l+ = ⇒ ⋅ = ⇒ ⊥ ⇒ ⊥
4
(三)距离问题:
1、两点间距离公式:设 ,则
2、点到直线距离公式:设
则点 到直线 的距离
3、平行线间的距离:
则 的距离为
(四)对称问题
1、中心对称:
(1)几何特点:若 关于 点中心对称,则 为线段 的中点
(2)解析特征:设 , ,则与 点关于 点中心对称的点 满足:
2、轴对称
(1)几何特点:若若 关于直线 轴对称,则 为线段 的中垂线,即 ,且 的中点在 上
(2)解析特征:设 , ,则与 点关于 轴对称的点 满足:
,解出 即可
(3)求轴对称的直线:设对称轴为直线 ,直线 关于 的对称直线为
① 若 ∥ ,则 ∥ ,且 到对称轴的距离与 到对称轴的距离相等
② 若 与 相交于 ,则取 上一点 ,求出关于 的对称点 ,则 即为对称直线
(五)直线系方程:满足某种特征的一类直线组成的集合称为直线系,直线系的方程通常含有参数(以参
数的不同取值确定直线)
( ) ( )1 1 2 2, , ,A x y B x y ( ) ( )2 2
1 2 1 2AB x x y y= − + −
( )0 0, , : 0P x y l Ax By C+ + =
P l 0 0
2 2P l
Ax By Cd
A B
−
+ +=
+
1 1 2 2: 0, : 0l Ax By C l Ax By C+ + = + + =
1 2,l l 1 2
2 2
C Cd
A B
−=
+
',A A O O 'AA
( )0 0,A x y ( ),O a b A O ( )' ,A x y
0
0
0 0
22
2
2
x xa x a x
y y y b yb
+ = = − ⇒ + = − =
',A A l l 'AA 'AA l⊥ 'AA l
( )0 0,A x y :l y kx b= + A l ( )' ,A x y
'
0
0
0 0
1
2 2
AA
y yk x x k
y y x xk b
− = = − − + + = ⋅ +
( )' ,A x y
l 1l l '
1l
1l l '
1l 1l '
1l l
1l l P 1l A l 'A 'A P '
1l
5
1、平行线系:集合中的直线呈两两平行关系——参数不会影响斜率的取值
(1)与直线 平行的直线系方程为: ( 为参数,且 )
(2)与直线 垂直的直线系方程为: ( 为参数)
2、过定点的直线:
(1)若参数的取值影响直线的斜率,则可寻找该直线是否围绕一个定点旋转:即把含参数的项划为一组并
提取参数,只需让参数所乘的因式为 0 即可
(2)已知 ( 与 不重合),则过 交点的直线系方程为:
(该直线无法表示 )
3、直线系方程的用途:主要是在求直线方程时可充分利用平行,垂直或过定点的条件,将直线设为只含一
个参数的方程,从而在思路上就可围绕如何求参数配置资源,寻找条件解出参数,即可得到所求直线方程
【经典例题】
例 1.过点 和 的直线的斜率为 1,则实数 的值为( )
A.1 B.2
C.1 或 4 D.1 或 2
【答案】A
【解析】依题意有 .
例 2.已知直线方程为 则直线的倾斜角为( )
A. B.
C. D.
【答案】C
【解析】由直线方程为
所以直线的斜率为
因为直线倾斜角的范围
所以倾斜角为
故答案为 .
0Ax By C+ + = 0Ax By m+ + = m m C≠
0Ax By C+ + = 0Bx Ay m− + = m
1 1 1 1 2 2 2 2: 0, : 0l A x B y C l A x B y C+ + = + + = 1l 2l 1 2,l l
( )1 2 1 1 1 2 2 20 0l l A x B y C A x B y Cλ λ+ = ⇒ + + + + + = 2l
( )2,M a− ( ),4N a a
4 1, 12
a aa
− = =+
,3300sin300cos =+ yx
60 30060 或
30 33030 或
,3300sin300cos =+ yx
3
3
60sin
60cos
)60sin(
)60cos(
)60360sin(
)60360cos(
300sin
300cos ==−
−−=−
−−=−=
k
)180,0[
30
C
6
例 3. 坐标平面内有相异两点 ,经过两点的直线的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
【解析】 ,且 .设直线的倾斜角为 ,当
时,则 ,所以倾斜角 的范围为 .当 时,则 ,所以倾
斜角 的范围为 .
例 4. 直线 过点 ,若直线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相等,求直线 的方程.
【答案】 或 .
例 5. 已知直线 ,其中 ,则“ ”是“ ”的
(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答案】A
【解析】直线 的充要条件是 或 .故选 A.
例 6.【2019 届四川省南充高级中学高三 9 月检测】已知直线 .若
,则实数 的值是( )
A. 或 B. 或 C. D.
【答案】A
2(cos ,sin ), (0,1)A Bθ θ
,4 4
π π −
30, ,4 4
π π π
30 , ,4 4
π π π
3,4 4
π π
3
4
π α π≤ <
2 2sin 1 cos cos [ 1,1]cos cosABk
θ θ θθ θ
− −= = = − ∈ − 0ABk ≠ α 0 1ABk< ≤
0 tan 1α< ≤ α 0 4
πα≤ ≤ 1 0ABk− ≤ < 1 tan 0α− ≤ <
α 3
4
π α π≤ <
l (4, 1)P − l
1
4y x= − 3 0x y+ − =
( )1 2: 2 1 0, : 2 0l ax a y l x ay+ + + = + + = a R∈ 3a = − 1 2l l⊥
1 2l l⊥ ( ) ( )2 0 3 0 0a a a a a a+ + = ∴ + = ∴ = 3a = −
( )1 2: 2 1 0, : 2 0l ax a y l ax y+ + + = − + =
1 2/ /l l a
0 3− 2 1− 0 3−
7
【解析】 ,则 即 经检验都符合题意
故选 A.
例 7.已知 两点,直线 过点 且与线段 相交,直线 的斜率 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例 8. 设直线 l 的方程为 .
(1)若 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求 的方程;
(2)若 不经过第二象限,求实数 的取值范围.
【答案】(1) .(2) .
【解析】 (1)当直线过原点时,该直线在 x 轴和 y 轴上的截距为零,∴ ,方程即为 .
当直线不经过原点时,截距存在且均不为 0,
∴ = ,即 方程即为 .综上, 的方程为 .
(2)将 的方程化为
∴ 或 ,
综上可知 的取值范围是 .
点睛:涉及直线在两坐标轴上截距相等问题,要特别注意截距均为 的情况;另外,某些涉及直线问题中,
往往要讨论直线的斜率是否存在的情况,也应特别注意.
1 2/ /l l ( ) ( )1 2a a a× − = + 2 3 0a a+ = 0 3a a∴ = = −或
(2,4), (1,1)A B l (0,2)C AB l k
[ 1,1]−
x
y
l
1 2 3
1
2
3
4
O
A
B
C D
x
y
l
1 2 3
1
2
3
4
O
A
B
C
D
1 2( ) ( )0a x y a a R∈+ + + - =
l l
l a
3x y 0 x y 2 0+ = 或 + + = ( 1]∞- ,-
a 2= 3x y 0+ =
2
1
a
a
−
+ a 2- a 1 1. a 0∴+ = = , x y 2 0+ + = l 3x y 0 x y 2 0+ = 或 + + =
l y (a 1)x a 2=- + + - ,
( )1 0
2 0
a
a
− + > − ≤
( )1 0
2 0
a
a
− + = − ≤
a 1.∴ ≤-
a ( 1]∞- ,-
0
8
例 9.【2019 届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已知直线 与直线
, 为它们的交点,点 为平面内一点.求
(1)过点 且与 平行的直线方程;
(2)过 点的直线,且 到它的距离为 2 的直线方程.
【答案】(1) (2) 或
【解析】试题分析:(1)先求 ,写出直线点斜式方程,整理得解(2)先求两条直线的交点,设出直线方
∴
(2)
∴ ,
当斜率不存在,则方程为 ,不合题意
当斜率存在,设方程 ,
而 ,
∴ ,
∴ ,
,
∴ 或 ,
9
∴方程为 或 .
例 10. 已知直线 ,直线 ,若直线 关于直线 的对称直线为 ,求直线 的
方程.
【答案】 .
【解析】
直线 关于直线 对称,
所以 与 与 间的距离相等.
由两平行直线间的距离公式得 ,
解得 或 (舍去),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
法二:由题意知 ,设直线 ,
在直线 上取点 ,
设点 关于直线 的对称点为 ,
于是有 ,解得 ,即 .
把点 代入 的方程,得 ,
所以直线 的方程为 .
【精选精练】
1 : 3 0l x y− + = 1 0l x y− − =: 1l l 2l 2l
5 0x y− − =
1 2,l l l
1l 2,l l l
( ) ( )3 1 1
2 2
m− − − −=
5m = − 3m =
2l 5 0x y− − =
1 2/ /l l ( )2 : 0 3, 1l x y m m m− + = ≠ ≠ −
1l ( )0,3M
M l ( ),M a b′
3 1 1
0 3 1 02 2
b
a
a b
− × = − + + − − =
4
1
a
b
=
= −
( )4, 1M ′ −
( )4, 1M ′ − 2l 5m = −
2l 5 0x y− − =
10
1.【2019 届云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高三月考卷(二)】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 ,直线 经过 ,
两点,且直线与 垂直,则实数 的值为( )
A. -2 B. -3 C. -4 D. -5
2.已知直线 与直线 平行,则实数 的值为 ( )
A. B. C. D.
【答案】A
【解析】由题意, ,即 ,选 A.
3.平行于直线 且与圆 相切的直线的方程是( )
A. 或 B. 或
C. 或 D. 或
【答案】 .
4.已知直线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 4,则该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
面积的最大值是 ( )
A. B. C. D. 2
【答案】D
【解析】直线 在两坐标轴上的截距之和为 4,所以 ,即
,则该直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的最大值是 .
5.若直线 与以 , 为端点的线段没有公共点,则实数 的取值范围是( )
1 : 2 1 0l x y− + = 2 : 0l mx y− = m
1
2
1
2
− 2 2−
1
1 2
m −= −
1
2m =
012 =++ yx 522 =+ yx
052 =+− yx 052 =−− yx 052 =++ yx 052 =−+ yx
052 =+− yx 052 =−− yx 052 =++ yx 052 =−+ yx
D
( ): 1 0, 0x yl a ba b
+ = > >
2 2 4 6
( ): 1 0, 0x yl a ba b
+ = > > 4a b+ =
14 2 4 22ab ab ab≥ ⇒ ≤ ⇒ ≤ 2
2 0x ay+ − = ( )3 1A , ( )1 2B , a
11
A. B.
C. D.
【答案】D
【解析】直线 过定点 ,所以 ,选 D.
6.直线 经过点 ,则倾斜角与直线 的倾斜角互为补角的一条直线方程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将点 代入得 ,直线方程为 ,斜率为 ,倾斜角为 .故
和其垂直的直线斜率为 ,故选 C.
7.点 , , ,若线段 和 有相同的垂直平分线,则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A
8.如图所示,已知 A(4,0),B(0,4),从点 P(2,0)射出的光线经直线 AB 反射后再射到直线 OB 上,最后经直
线 OB 反射后又回到 P 点,则光线所经过的路程是( )
( )2 1− , ( ) ( ) 2 1 −∞ − + ∞, ,
11 2
− , ( ) 1 1 2
−∞ − + ∞ , ,
2 0x ay+ − = ( )2 0C , 1 1( , ) ( 2,1) ( , 1) ( , )2CB CAk k aa
− ∈ = − ⇒ ∈ −∞ − +∞
2: 1 0l mx m y− − = ( )2,1P l
1 0x y− − = 2 3 0x y− − =
3 0x y+ − = 2 4 0x y+ − =
( )2,1P 22 1 0, 1m m m− − = = 1 0x y− − = 1 4
π
1−
(2,0)A ( 2,4)B − (5,8)C AB CD D
(6,7) (7,6)
( 5, 4)− − ( 4, 5)− −
12
A.2 B.6 C.3 D.2
【答案】A
【解析】由题意知点 P 关于直线 AB 的对称点为 D(4,2),关于 y 轴的对称点为 C(-2,0),则光线所经过的
路程为|CD|=2 .故选 A.
9.若直线 : 经过点 ,则直线 在 轴和 轴的截距之和的最
小值是 .
【答案】 .
【解析】由题意得 ,∴截距之和为
,当且仅当 ,即 时,等号成立,即 的最小值为
.
10.已知两直线 和 .试确定 的值,使
(1) 与 相交于点 ;
(2) ∥ ;
10 3 5
10
l 1( 0, 0)x y a ba b
+ = > > ( )1,2 l x y
3 2 2+
23 2 3 2 2a b
b a
≥ + ⋅ = +
1 : 8 0l mx y n+ + = 2 1 0l x my+ − =:2 ,m n
1l 2l ( , 1)P m −
1l 2l
13
(3) ,且 在 轴上的截距为-1.
【答案】(1) , ;(2) , 或 , ;(3) , .
【解析】
试题分析:(1)将点 代入两直线方程,解出 和 的值;(2)由 ∥ 得斜率相等,求出 值,
再把直线可能重合的情况排除;(3)先检验斜率不存在的情况,当斜率存在时,看斜率之积是否等于 ,
∴ 或
即 , 时或 , 时, .
(3)当且仅当 ,即 时, .又 ,∴ .
即 , 时, ,且 在 轴上的截距为 .
11.【2019 届黑龙江省伊春市第二中学高三上第一次月考】已知直线 的方程为 ,求 的
方程,使得:
(1) 与 平行,且过点 ;
(2) 与 垂直,且 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 4.
【答案】(1) (2)
【解析】试题分析:(1)由 与 平行可设 ,再代点 得 .(2)由 与 垂
1l ⊥ 2l 1l y
1=m 7=n 4=m 2−≠n 4−=m 2≠n 0=m 8=n
( )1,−mp m n 1l 2l m
1−
4
2
m
n
=
≠ −
4
2
m
n
= −
≠
4=m 2−≠n 4−=m 2≠n 21 //ll
082 =⋅+⋅ mm 0=m 21 ll ⊥ 18
−=− n 8=n
0=m 8=n 21 ll ⊥ 1l y 1−
1l 3 4 12 0x y+ − = 2l
2l 1l ( )1,3−
2l 1l 2l
3 4 9 0x y+ − = 4 4 6
3 3y = ±
2l 1l 2 :3 4 0l x y m+ + = ( )1,3− 9m = 2l 1l
14
直可设 ,再得与坐标轴的交点,根据面积公式得 ,最后解方程得
试题解析:解:(1)设 ,
∵ 过点 ,
∴ .
∴ 方程为 .
∴ .
∴ 方程为 或 .
12.已知 ,直线 , 相交于点 P, 交 y 轴于点 A, 交 x 轴于点 B
(1)证明: ;
(2)用 m 表示四边形 OAPB 的面积 S,并求出 S 的最大值;
(3)设 S= f (m), 求 的单调区间.
【答案】(1)见解析;(2)1;(3)在(-1,0)上为减函数,在(0,1)上为增函数.
2 : 4 3 0l x y n− + = 1
2 4 3AOB
n nS∆ = ⋅ n
2 :3 4 0l x y m+ + =
2l ( )1,3−
9m =
2l 3 4 9 0x y+ − =
4 6n = ±
2l 4 3 4 6 0x y− + = 4 3 4 6 0x y− − =
4 4 6
3 3y = ±
| m | 1< 1 2: 1, : 1l y mx l x my= + = − + 1 2l l与 1l 2l
1 2l l⊥
1U S S
= +
15
【解析】(1)证明:可把两条直线化为
(3) , 又 是单调递减的函数,
而 在(-1,0)上递增,在(0,1)上递减,
在(-1,0)上为减函数,在(0,1)上为增函数
1 2: 1 0, : 1 0l mx y l x my− + = + − =
2
2
1 11 1U S mS m
= + = + + +
1 1( ,1], ( ,1]2 2S U∈ 且 在
1
1S m
= +2
1U S S
∴ = +
相关文档
- 安徽省高考数学试卷理科答案与解析2021-05-138页
- (新课标)天津市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复2021-05-135页
- 备战2020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七2021-05-137页
- 大连海事大学附中2014三维设计高考2021-05-136页
- 2019年高考数学(文)原创终极押题卷(新2021-05-134页
- (新课标)天津市2020年高考数学二轮复2021-05-1310页
- 2020高考数学二轮复习 专题四 解析2021-05-133页
- 2019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18讲 函2021-05-137页
- 高考数学选择试题分类汇编——函数2021-05-1354页
- 上海市杨浦区高考数学二模试卷理科2021-05-1320页